新四军在褚家棚的兵工厂

核心提示: 在地处茅山老区珥陵镇云林片区,有一个叫褚家棚的地方,在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曾有一座新四军组建的兵工厂。

在地处茅山老区珥陵镇云林片区,有一个叫褚家棚的地方,在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曾有一座新四军组建的兵工厂。在当时对外通道几乎被日寇完全切断的情况下,这个兵工厂烧成的大量木炭被制造成炸药和手榴弹,为茅山革命根据地军民英勇抗日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如今,70多年过去了,昔日抗战的硝烟虽然早已散去,褚家棚也在村庄规划中被撤迁,但这个“红色兵工厂”却给老区百姓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

原来的褚家棚西近叉河口村,东北方临王师岸村,南面是纪巷村(属原来的云林乡)。解放前村上有七八户人家,总人口25人,耕地面积62亩,房屋坐北朝南。别看此村虽小,但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村北边有条北庄河通往简渎河,全村被6亩多竹园和大树环抱,真是翠竹挺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景色秀美。抗日战争时期,该村一度成为新四军第一支队老二团开展抗日游击战的活动地址,为1938年在这里办兵工厂埋下了伏笔。

新四军为什么选择在这里办兵工厂呢?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该村虽小,但村基面积约有8亩,竹林深深树木多,便于隐蔽。二是村的东面和南面全是粮田,有开阔地带,哨兵可以目测三四里路远,随时掌握敌情。三是本村的北边有一条河直通简渎河,如果发现日军前来围剿可以游泳过河隐避起来,还可以利用河北堤埂作掩护用枪和手榴弹抵抗进犯之敌。四是村上有一户姓吉名正万的人家,前后三进九间房屋,其中六间是楼房,新四军办兵工厂的人员可以在此家宿营,生活方便。

新四军的兵工厂主要生产木炭,俗称钢炭。据村老人王金坤回忆:制作炸药的主要原料是:一硝二磺三木炭”。当时兵工厂约有十五人,烧木炭的土窖是卧式的呈芋头形,长度约11米,宽度约3米,高度约1.2米,窖墙是用黄泥土凿实约有50公分厚度。窖墙上有两个小烟囱,还有两个出料的口子,口子下面是一个圆形的大地窖。烧木炭的树要坚硬耐用,都用榉树、朴树、柚树、栗树等做原料,像松树和杨树就不行。那时兵工厂的新四军推着大车及小车运来树木,锯成一段一段,再用斧头劈成一块一块。从窖底层开始竖装,整整齐齐,装满为止后开始火烧,这时土窖中的两个烟囱开始冒烟了(冒烟控制时辰),待木炭烧成后,从土窖的出料口扒进地窖里闷起来。一窖成品的木炭约有250公斤,年生产木炭约6万公斤。每当天黑之后,新四军就要把这批木炭运送到金坛天荒湖,那里有制造炸药和手榴弹的专业兵工厂。

为了备足烧木炭的原料,当地抗日游击队队长宦荣生是新庄村河东人,他组织新庄村唐文宾,金富根等人为新四军送榉树和朴树。解放前新庄村、河东村、罗甲村人口稀少、树木参天。为了抗日,老百姓都把锯好的树木用大小车送来,有时人工扛送。尤其是新庄村丁道宽家有一棵三人合抱的朴树锯倒后,花三天时间才锯成十几段,然后用大车运送到褚家棚兵工厂。据王师岸村90岁的韦须洪回忆:1942年我村有两块坟地30多亩都生长着高大的栗树等。褚家棚兵工厂的新四军前来实地考察,决定购买这批栗树。

我村韦中权、韦腊坤、韦照贵等10多名村民都选择一批上等的栗树锯下来,晚上用20多部小车运送到褚家棚兵工厂。叉河口村周三子还主动把自家屋后的4棵大柚树锯倒后运送到兵工厂。新四军在村里办兵工厂时,纪律严明,为民办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按质论价把树木款及时付给老百姓,深受群众欢迎。

1942年秋天新四军在褚家棚的兵工厂,被日本鬼子发现了,并准备突袭兵工厂,消灭新四军。日军的这一秘密计划很快被我地下党知道了,并派出通讯员通知新四军立即转移。新四军接到命令后,于当天晚上组织军民把兵工厂的主要设备,木炭及军用物资及时转移到安全地方。当地游击队队员徐仁庚也在现场组织村民运走枪支和木炭,并埋藏起来。例如叉河口村民孙小荣那天夜里帮助新四军把6支步枪和三百多斤木炭运送到村东高田上自家祖坟处埋藏起来。孙粉庚等人也曾协助兵工厂运送和埋藏木炭。

第二天上午十时许,二十多个日伪军从南面纪巷村向褚家棚冲来,村民们看鬼子来了都从村后过河隐藏起来。此时,日军包围了村庄,他们挨家挨户搜查新四军和兵工厂的军用物资,结果扑了个空。由于日军围剿失败,恼羞成怒,凶相毕露,摧毁烧木炭的土窑,追问拷打村民吉正万,还用草点火把4户人家16间房屋烧光。好在,新四军及时转移了枪支和木炭,使日军的围剿没有得逞。

褚家棚不仅办过兵工厂,而且还隐藏过不少新四军。抗日战争期间只要到了傍晚就有二十多个新四军,最多的时候有40多个新四军进村居住在老百姓家里,第二天清晨他们又转移到其他地方。晚上在此村住宿过的新四军首长有陈毅、王必成以及新四军地方游击队负责人薛晓春、王金敖、殷振鑫、宦荣生、徐仁庚等人,他们在此过夜,把马拴在竹林里,向村民们宣讲抗日目的,激发民众热情。

随着农村经济的变革,褚家棚于1958年拆迁到叉河口。褚家棚虽然拆了,但新四军办兵工厂烧木炭,制炸药,打日寇的革命事迹,依然深深地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永远也抹不去。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