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五项信息采集模式”的推行,迫切需要一个汇聚数据、关联应用的信息化实战体系。有鉴于此,警方通过部、省、市各级平台与“丹阳公安实战应用平台”等的互联互通,织就了信息资源“共享网”、监控视频“汇聚网”、智能指挥“巡控网”、公安微信“集群网”、场所行业“阵控网”,五张治安要素管控网”。
8月26日晚,中山路派出所接到报警:一辆停在新民路门面店门口的电动自行车被犯罪分子盗走。接警后后,中山路派出所民警立即收集线索,调阅监控,发现了1名嫌疑人,遂将涉案视频、图片、线索录入实战平台案件库。情报中心开展同类案件串并,发现该案与另外3起案件的嫌疑人体貌特征、作案手段相似。案件侦查期间,一男子于2015年9月18日,到丹阳市某二手交易店交易电动自行车,办案民警将采集到的电动车相关信息进行比对。发现交易人叫蒋某,其在18天内有3次交易记录;有盗窃电动自行车前科。针对此情况,办案民警立即组织开展核查,发现蒋某交易的电动车品牌、型号、颜色与近日接报的电动自行车被盗警情中的电动车一致,在时间上也吻合。办案民警根据研判信息,将嫌疑人蒋某抓获。该案正是警方通过本地平台与上级平台的关联融合,推动了本地平台数据与警务基础平台等各类平台数据的互联互通,实现了各类数据跨平台共享的结果。在此基础上,丹阳警方围绕基层实战需求,在丹阳公安实战应用平台建立了本地研判数据库,制定了《丹阳市公安局合成作战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将信息广泛汇聚、高度共享作为合成作战的首要原则,打破原来各单位掌握线索难以互通共用的壁垒,确保各类数据在一个平台内汇聚共享、综合应用,打造了合成作战“先导版”。
为广泛收集线索,及时互通有无,丹阳警方先后建设了“丹阳警方在线”、丹阳公安交警”、丹阳经侦”等覆盖各警种的公众订阅号等面向群众的微信群,同时,每个持有“警务通”的民警都可以依托微信功能,实时传输共享案件线索、涉案人员(物品)照片、视频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