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一过,四牌楼佳惠肉店的眭师傅比往常忙碌多了,除了平时的生意,做香肠腌咸肉的顾客每天都要排队。“都是在我们摊位上买肉,然后再在我这加工。”眭师傅指着刚做好的一串香肠说,这是刚做的,一会顾客过来拿。”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与菜市场的香肠咸肉飘香相比,如今市民家庭里腌菜的越来越少了。
市民:吃不完浪费多
记者昨在朝阳新村和万善园二村了解到,十多年前到了这个季节小区的空地上都晒满了长梗青菜和萝卜,准备腌制咸菜和萝卜干。如今,腌咸菜的人家越来越少了,主要原因是前几年腌了咸菜都吃不完,浪费很多,虽然都送给亲友和子女吃,但现在大家都吃得不多,一年送个一两次还是吃不掉。而且现在菜的品种很多,不像以前冬季咸菜是主打,再加上现在大家都讲保健,都说咸菜吃多了对身体不利,所以大家都很少再腌制咸菜了。一位社区干部说,今年小区里自己晒咸菜的只有几家人家。
“我今年就准备少腌点咸肉、咸鱼,其他不准备腌了,小孩们都很少吃。”家住朝阳新村的张阿姨今年70多岁了,原来每年到这个时候就忙开了。“以前腌得多,亲戚朋友都要送一送,自己家里过年请人吃饭,一样咸货就是一个冷盘。但是这几年越来越少了。儿孙现在讲究健康生活,虽然觉得好吃,也不敢多吃。”张阿姨说。
民俗老人忆当年——
说起腌菜,我市民俗专家韩梦庆说,老丹阳过去腌菜是因为当时冬天新鲜蔬菜匮乏,然而,时过境迁,如今说起腌菜,更多的是趣味的回忆。韩梦庆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腌菜都很普遍。到了秋末初冬的时节,家家户户都腌起了菜。丹阳一般腌高梗白(就是梗子既长且白的青菜)、雪里蕻。到了腌菜的季节,老百姓都用板车从菜场上往家里拖,一家拖一百斤回去是最起码的,家里人口多的要拖三五百斤回去。拖回家之后,就是择菜、洗菜的工作,然后码了盐,放进大水缸里,缸上还弄块大石头压压紧,我们一般就用柱础石,重量刚刚好。等水慢慢压出来就好了。空口吃或者烧菜都好吃,弄点肉丝炒炒是最香的了。如果到了春天吃不完,就拉根绳子挂起来晒成干。”他表示:现在服务越来越细,就算是想吃腌菜,超市、菜场里也能买到。以前我们都是自己动手做,现在费这个事儿的人越来越少了。总有一天,或许在平常人家里这些老传统也就都消失了。”
提醒:腌制品要少吃
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倪国华介绍说,近年来,胃癌已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其家族发病率也高于普通人群的2~3倍。而究其原因,多与生活饮食习惯相同有关,如家庭成员口味相似,喜食腌制、风干、烟熏、重盐重油的食物。就目前研究资料显示,公认的胃癌危险因素就包括饮食因素,比如饮酒、高盐饮食、吃腌制食品及不新鲜的蔬菜,比如雪菜、梅干菜等,这些食物中的酒精、盐分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亚硝酸盐会导致癌变。她建议市民,日常生活中少吃高盐、腌制食品,多进食新鲜蔬菜,饮食、作息规律。
如果喜爱吃腌制品,一个月不要超过两次,每次少量。(溢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