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产业:如何冲出“经济雾霾”重迎“艳阳天”?

核心提示: 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起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经过30多年的发展,该产业已经形成了从研发、生产、市场到检测、物流、培训为一体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市极具竞争优势的工贸一体化的特色产业。

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起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经过30多年的发展,该产业已经形成了从研发、生产、市场到检测、物流、培训为一体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市极具竞争优势的工贸一体化的特色产业。从开始起步的几家小型工厂,到现在拥有生产企业800多家,规模汽摩配件企业年销售达到200多亿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集聚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然而,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骤变和市场的风起云涌,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也被“经济雾霾”裹挟,目前正在企盼重新迎来发展的“艳阳天”。

产业现状:大环境不容乐观四大因素制约发展

据了解,经过多年发展,我市现有汽配相关企业800多家,从业人员4万多人,拥有“华东灯具城”、“中国汽配城”两大专业市场,是全国汽车零部件的集散地和价格信息中心。

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壮大,为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科学、快速、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强力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然而,由于近年来国内外经济环境的诸多变化,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冲击。从内部说,国家宏观政策趋紧,中小企业贷款困难;购置税优惠等政策退出,燃油价格不断攀升,浇灭了很多人的购车热情。从外部看,日本发生大地震,欧债危机深化,美国经济困难,都使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受到连带影响。

据了解,今年1~4月份,我市汽车零部件总体保持平稳,销售收入增长1.7%,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出现负增长,少数企业同比下降较大。

在整个国际经济下行的影响下,内部竞争趋于白热化状态,产业发展也不例外。虽然我市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达数百家、从业人员也有数万人,在我市经济领域的分量较大。

但总体上,从全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来说,我市这一产业中的绝大多数企业规模仍偏小,在全国同行业中竞争力不强;产业集中度不高,科技含量较低,企业模块化、系统化运用较少;产品以中低档为主,核心零部件少,整车发展少,附加值较低;低质类同现象比较普遍,甚至存在着恶性竞争局面。因此,截至目前,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总量只占全国该产业总量的1.5%左右,离“龙头”地位的差距还很大,要想成功抵御行业内的白热化竞争,其整体实力仍有待增强。

再者,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少也成为阻碍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又一瓶颈。近年来,在国内外汽车业高速发展中,创新能力成为制胜“法宝”。而在这方面,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明显跟不上整个行业的发展节奏。现代工业经济进步,需要源源不断的自主创新,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从业者目前大多仍然缺乏这种创新精神。

与此同时,合资品牌争夺中国市场的脚步加快,新能源汽车也正接近产业化,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格局。

以“质平量大”取胜,这种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已不再管用。

再加上目前我市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的企业达800余家,从业人员4.85万人,从业人才总量虽然大,但层次相对较低,表明我市汽车零部件企业更多依赖“人口红利”而非“人才红利”,高层次人才缺乏,致使大多数汽车零部件企业尚在产业链的低端徘徊,人才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强。

多方联动:加快转型升级重迎发展“艳阳天”

汽车零部件产业如何发展,关系到我市经济发展能否持续发力,综合实力能否越变越强。

虽然目前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面临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但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困难即潜力,挑战即机遇。在认清自身形势后,如何改善现有状况,冲出“经济雾霾”,再次迎来发展的“艳阳天”,成为我市零部件企业共同面临而又亟待解决的课题。

首先,向专业化发展。目前我市从事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企业在配套,技术、研发、人才、管理等方面都不太专业。

曾来我市视察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特聘专家、原一汽集团总经理助理田雨就表示,汽车零部件企业必须摆脱“小”而“全”,而要在一个“专”字上下功夫。他说,如果什么产品都做,不仅投资成本过大,而且样样做不精,最终会失去中高端市场,也赚不了大钱。因此,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急需通过合理规划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并培养企业超前意识,将有限资金用到“刀刃”上,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同时,加快人才的培养、引进,不断提高管理和开发能力,增强产品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向中高端市场靠拢,带动整个产业集群化发展规模和水平的提升。

此外,积极实施“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

早在2010年7月,我市便获得“中国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基地”荣誉称号,这既是对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肯定,也为该产业走向全国的战略提供了良机。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可以在丹阳多举办行业内大型产品展销、学术研讨等活动,邀请国内外专业人士前来指导和洽谈,与整车等一流企业交流自身发展、产品优势、未来打算,从而为我市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极好的学习借鉴机会,并寻求与国内大中型汽车商的进一步合作。同时,踊跃参与像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这样的国内外大型活动,掌握行业内最新技术、产品等动态情况,并尽量在活动中推介丹阳汽车零部件品牌,大力宣传丹阳的投资环境、区域优势及汽车零部件生产情况,扩大丹阳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知名度、美誉度。

作为转型升级的关键一环,任何产业都离不开创新。近年来,我市许多汽车零部件企业前瞻性地花大力气研究并成功进入汽车制造尖端领域,由传统型零部件向新能源零部件提升、一般零部件向关键零部件转移,对推动我市汽车零部件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梅花机械主导起草的行业标准《汽车真空泵性能要求及台架实验方法》已于2014年3月1日正式实施,并筹建“国际级汽车真空泵实验室”;卡威公司坚持发展专用车辆、特种车辆的生产,并积极开发研制生产机场用车及天然气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随着能源问题广受关注和新技术运用,汽车行业越来越向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领域发展,这对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提出更高要求,但同样,其广阔发展前景和市场也是一大机遇,相信未来我市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入这一行列。

(石明生 束丽娜)

责任编辑:张钰婷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