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自从孩子上学以来,我就感觉真的是压力山大,经常有各种各样的手工作业需要我和妻子一起上阵,我经常下班回家得帮5岁的女儿做手工作业。”近日,家住兴隆苑的陈先生在网上吐槽,孩子手工作业变成了“家长作业”。陈先生的吐槽,很快引发众多家长的共鸣。
连日来,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不少家长称,学校布置的各种“手工作业”,让他们都有些招架不住了,太拼爹妈了。但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手工作业是否拼爹妈,这事儿得分开说。与孩子一起做这些作业,家长也会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快乐。
真多数家长代做过手工作业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我市的幼儿园和小学,手工制作已经成为孩子的“必修课”。内容涉及亲子绘画、缝制沙包、用纸杯做电话、用易拉罐做存钱罐、用彩纸做灯笼等,难度不一。面对手工制作这道“家庭作业”,家长们都是亲自上阵。记者随机采访了10多名家长,绝大多数人表示替孩子做过手工作业,比如做布娃娃、做风铃、画京剧脸谱、用废报纸做服装、做绘本……这些五花八门的手工作业,让很多家长感到疲惫。家住太阳城小区的小李说,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做万圣节晚会服装的手工作业,可谓是费尽了心思。“我是从农村来的,以前没过过万圣节,也不知道万圣节服装是什么样子。”为了完成女儿的作业,李女士只好硬着头皮,从电脑上找资料、下图片,然后找了个缝纫店……整整花了一天时间,用了几十元钱,才完成女儿的手工作业。多数受访家长表示,不是不愿意配合孩子锻炼动手能力,实在是因为平时工作忙、压力大,所以希望这样的手工作业不要布置得太频繁。不然孩子是否得到锻炼且不说,增加了家长的负担是肯定的。
和孩子一起做手工又何妨?
记者昨在采访一些老师时大家普遍认为,老师留的家庭手工作业不能太奇葩,比如出书、办报、做泡菜等,但从教育的角度考虑,我认为实践性作业即使有一些家长反对也应当坚持下去。镇江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杨锦认为,实践性作业是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帮孩子做作业可以成为家庭教育的抓手,实践性作业能增进亲子情感。现在的家庭教育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没有意识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他们或者是自己图清闲或是忙于工作和挣钱,把孩子托付给老人照顾,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参与的过程为孩子和家长提供了在一起探讨、交流、合作的机会,亲子关系会因此更加融洽。实践性作业也有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学校的实践性作业也是帮助家长提升自己能力和素质的良好时机。
一些作业内容家长原来也没有接触过,与孩子一起做这些作业,家长不但在思想认识上能有所提高,更会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快乐。
亲子互动还需掌握好度
11月20日是国际儿童日。除了六一儿童节和这个国际儿童日,每年4月的第四个星期日还有一个世界儿童日。可见,国际上对于小朋友的快乐成长是很重视的。当天,记者采访了华南幼儿园的国际儿童日家长亲子互动活动。在活动现场,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一起做手工和绘画,场面其乐融融。该园丁老师向记者介绍说,华南幼儿园也有让学生带回去和家长一起做的手工作业,但主要还是强调在幼儿园内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绘画和手工小制作。丁老师认为,孩子独立完成小制作和与家长共同完成手工作业对开发孩子智力、增加与家长的亲情和合作各有各的好处,都有其合理性,但这需要老师在安排作业时掌握好度,不应该样样都推给家长。比如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偶尔做一两次,家长很欢迎,但如果你每个星期都把家长请到幼儿园来搞活动,谁家受得了?
那些年曾做过的手工作业
60后:折纸牌、刻黑泥手枪……
70后:沙包、纸风车、剪纸、贺卡、易拉罐、小花篮……
80后:酸奶瓶、望远镜、磁力小船、木片、滑翔机……
90后:电动、模型、拼装、四驱车、网站、简易汽车、机器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