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中梧与新庙私立松溪小学

核心提示: 荆中梧是一位私塾老先生,出生于丹阳县桂仙乡吕头村,后继承到冯家村一荆陆氏孤老太名下,故而在该村定居,娶妻生子。

头

荆中梧是一位私塾老先生,出生于丹阳县桂仙乡吕头村,后继承到冯家村一荆陆氏孤老太名下,故而在该村定居,娶妻生子。

荆中梧出生在一个十几口人的农民家庭。兄弟妹九人,每年农业收成食不果腹,生活维艰,根本谈不上读书识字。从小兄妹中数他聪明伶俐,被舅父看中,全力资助给予重点培养,先后在其四叔及里巷村一位清末秀才胡国俊的私塾读书十年,完成了当时学界认定的包括“四书”、五经”在内的所有学习内容,取得了可以自理办学做先生的资格,成了当地农村中一位颇受关注和尊敬的知识分子。

当时丹阳县积善乡冯家村有位荆门陆氏孤老太,为了找一位荆氏后生到她家传宗接代,到皇塘荆氏大祠堂求助。经荆氏族人推荐了一位权威人士———荆孝爷物色协调,决定将荆中梧过继到荆陆氏名下,以嗣孙的辈分继承家业成为荆陆氏门里的合法继承人。到了冯家村后,荆中梧的“私塾先生”身份引起了周边人们的关注,纷纷要求他出面为当地办教育。经乡亲们和长辈的授意、支持,他也欣然同意为当地教育事业出力。1923年春,由荆中梧为教师的新庙私立松溪初级私塾小学办起来了。

新庙在民国以前就是一座庙。据说香火一直很旺,坐落在一个四周是水的大土墩上,土地面积十亩左右。庙的东南方有一座小木桥进出,靠庙的桥西部水岸边有一棵松树,水乃溪也,加上庙周围树木葱绿,环境幽静,故取名“松溪”。

为了办教育,当地村民积极性很高。虽然是白手起家,但得到家长们的支持,因陋就简,七手八脚地收拾地方,安排桌凳,锯树搭砌简易校门,在木桥进出口竖起了牌楼,大门上方写着“私立松溪初级小学”八个功底深沉正楷黑体大字。当地村民看了煞是兴奋,纷纷将孩子送来上学,一下来了几十个学生,把一个三间屋的教室挤得满满的。上课下课铃声响,上学放假寒暑忙,学生家长往来频,生气勃勃好景象。教材乃是古圣先贤们的孔孟经典,一个单班独教,没有董事会,没有校长也没有校工,里里外外都是一个人去办,大事小事都由老师一个人顶,那种工作除了辛苦还是辛苦。时间稍长,问题逐步凸显出来。办学初期,如台凳,教具都是荆先生单独出资,学费又偏低。当时农民生活较困难,希望孩子念书但又交不起学费。

荆先生为人善良,面对这种状况,就爽快地答应免费。吃自己的饭,除掉日常教学费用,学费所剩无几。做了先生领不到工资,老祖母的赡养也是问题。加上当时社会动荡,灾害频繁,农民过日子仅勉强糊口而已,没有额外收入来维持学校发展,硬着头皮支撑了两年多时间,学校就停办了。此后荆先生被后湖村、武进县成章乡等地聘为坐堂私塾老师。

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打响了。时局紧张,人身安全等都受到威胁,为此荆先生又回到了家乡。1938年在家乡群众们的拥护支持下,又在新庙原址基础上办起了学校,仍为私塾。这次吸取了第一次教训,加上在外地教学工作的经验,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聘用了当地一些有名望有能力的家长成立理事会,动员家长搞一些义务劳动,借助群众力量办学。虽然仍然是单班独教但教学办事顺利多了,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但在学校办得有模有样之际,荆先生突然患了一场大病,当时名为“寒湿瘫症”,卧床不起。为了不影响教学工作,他坚持边上课边治病,一天三顿由家人送饭,在床上上课,在床上吃饭,学生及家长都很感动,但因带病劳作,病情越来越严重,坚持不下去了,到第四年底学校停办专门治病了。

1943年病愈后,其在张堰镇街上开店经商。两年后,应当地老乡请求,荆中梧又回到了老地方继续办学。这次办学规模较前大了很多,大部分为自筹资金,他自任校长,改以前私塾性质为正规初级小学,聘请了北周庄荆余大当教师。荆余大年轻,有朝气,能抓管理,教学上有特色。遗憾的是他仅干了一年就患上了肺结核病,不久就病故了。而后通过各种渠道,从常州市天宁区聘请了一位教过中学的老师赵楚生。他从正规师范学校毕业,教书有经验有能力,能协助校长工作,大事小事配合默契。从此学校渐趋成熟,校风正顺民意度过了一段欣欣向荣的历程,深受家长和群众的好评。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这个偏僻的农村初级小学依然培养了一批人才。其中有省厅级干部的荆宏亮,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荆宏才,有曾担任过解放军西藏军区司令部文书的栾金岚,有安徽省厅局级干部荆显,还有在丹阳市乡镇工业局工作的李汉杰,现已退休老师王一平等一批人才。荆先生在那种日本侵略时期提着脑袋教书,勒紧裤带工作,在病床上还坚持为孩子们上课。他不但没报酬,还要从贫困拮据的家里拿钱为学校里买教学用品,这种师德人品,堪称为人师表的楷模。学校为解放后丹阳县积善完全小学的建立奠定了人才基础和物质基础。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