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本地新米,你知道上哪去买吗?

核心提示: 市粮食部门介绍说,虽说有30多万吨的总产量,但这些稻谷除了农民自留的口粮外,只有大概一半左右能进入流通环节。进入流通环节的稻谷,有80%作为储备粮储存起来,直至第二年开始分批销售能够投放到市场的地产新米只有总产量的10%左右。我市地产大米的种植成本远高于外地,销售价格低了就没办法保本了。

DSCF3621

   昨天,记者在走访中获悉,一些丹阳老大妈在我市大型超市想买点地产新米,但都没买到。记者近日在万善园社区采访时,也听到几位老大妈在抱怨:现在正是吃新米的时候,可是却很难买到那种田里刚打下来的新米。

许多老丹阳都有地产新米情结,然而,常逛超市的丹阳大妈在超市里买本地新米,并不是件容易事。

超市里没有,

本地新米去哪了?

“新米?有!东北的、苏北的都有”,“本地新米?没有”。最近,来超市问新米的人不少,这句话也是超市粮油区售货员最常回答的。记者昨天走访发现,在市区的几个比较大的超市里,各种新米也被摆在粮油区比较醒目的位置。但是看看产地,也大多出自东北、苏北这些地方,还有一些包装精美的进口香米等,丹阳本地的大米却不见踪影。

为什么超市里一般买不到本地产的新米?“普通市民家庭对大米价格比较敏感,如果每斤零售价超过3元,买的人就会少很多。”一家超市的柜员介绍说,因为大型超市的粮食都是从东北等国家粮食基地订购的,一般都要套用资金,价格也比本地新米明显便宜,所以在大型超市就很难看到本地新米了。以东北优质水稻基地为例,面积在50万亩以上的就起码有一二十个。即便是苏北,优质水稻的种植面积也动辄几万亩。这么大的种植面积,产量自然就不小,价格也较低。相比之下,我市的水稻种植规模化比例还是很低,几百亩地的稻米产量、价格根本无法满足超市“总部”采购的需求。

今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为53万多亩,总产量约为33万吨,产量看看也不少,但地产新米为何成不了气候?市粮食部门介绍说,虽说有30多万吨的总产量,但这些稻谷除了农民自留的口粮外,只有大概一半左右能进入流通环节。进入流通环节的稻谷,有80%作为储备粮储存起来,直至第二年开始分批销售能够投放到市场的地产新米只有总产量的10%左右。我市地产大米的种植成本远高于外地,销售价格低了就没办法保本了。

种粮大户欢迎

城里人买本地新米

记者昨在城北、城南等几处农贸市场都见到了本地的新米,但价格每斤要比外地米高出好几毛钱。如,来自延陵的礼品米每袋10斤,售价分别为42元和50元。售货人员介绍,与店内销量较大的东北米相比,本地米的销量较小,所以进的货也不多。

吕城镇种粮大户姜爱芬今年种了几百亩南粳5055、9108、武粳24和血糯等优质米,十月底已经收割脱粒上市。有一些附近群众也到她的家庭农场来购买新米,她不仅欢迎城里人和周边群众到他们农场买米,还希望群众参观他们从收割、脱粒、轧米等整个过程,并直接购买刚轧下来的还留着余温的新米,让市民们放心地吃上货真价实的本土新米。姜爱芬介绍说,她种的水稻有一部分将交给粮食部门,还有一部分米将卖给外地的粮食销售公司。她说,一些种粮小户留足口粮后会把部分米拿到农贸市场上去卖,本地人主要是通过这个途径吃上新米。

姜爱芬表示,他们也愿意采用国际上很流行的社区支持农业的方式,即市民在网站上提前下订单,企业按照要求种植,然后才会配送到预订的市民家中。这样,市民也能及时吃上本地产的新粳米饭。

老丹阳人这样吃新米饭

过去,丹阳人有这样一种说法:新米饭没有菜也能吃三大碗。丹阳著名餐饮培训人、东方美食杂志社记者汪和顺昨天介绍了两种新米饭的吃法:

一、酱油拌饭。新米饭煮熟盛入碗中,加一勺猪油,倒入适量酱油,建议用生抽,是否要加少量大蒜根据个人喜好而定。

二、菜饭。刚煮熟的新米饭放入洗净切碎的青菜叶,如果想放入菜梗就应该切细并煸炒至8成熟,倒入饭中一起煸炒,加入适量猪油或菜油、橄榄油等,再加入适量盐和味精,炒菜饭时不要盖锅盖,起锅时稍淋几滴麻油增香。

菜饭标配:酱油汤。碗中倒入适量酱油,放半勺猪油或麻油,放一小撮碎大蒜叶,加适量味精和细盐,充入开水即可。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