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拼”要讲策略 理性才是“赢家”
“双十一”又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距离“双十一”还有一周的时间,但无论是卖家、还是买家,似乎都已经有些hold不住了。面对即将来袭的网购促销风暴,您准备好了吗?俗话说,卖家永远比买家精。商家善于把握消费者的心理,煽动”买家的购物欲望;而对于消费者来说,馅饼”要抢、陷阱”也要防,这中间有哪些攻略和技巧?
·折扣太大别轻信,5个时间点可以抢
买旗舰店就万无一失?经验告诉我们不是。不少品牌在网上开旗舰店,包括“高大上”的珠宝品牌,但是要轻信黄金也能五折买,就“too young too simple”了。一般一两千的商品便宜一两百就到顶了。
淘宝达人李女士昨在接受采访时给网友支招:双11”的0点、9点、12点、18点、21点,不少商家会踏着这五个时间点上新,很多超级划算的“宝贝”,会随机出现在这几个时间点限量上架,所以剁手族们要抓紧这几个时间点,赶紧抢购啊!
·抢购时千万别盲目,事先定好购物单
可以提前两周开始记录生活所需,按照需求的迫切程度排个优先级,先购急需用的商品,后拍备用商品。”小张建议,最明智的做法是在“双11”前提前收藏。在商品的购买顺序上,小张认为要遵循“奢侈品和数码产品、电器优先,其次是服装、鞋、包和时尚用品,最后是家具等”的顺序。
最近家里正在装修的90后李明在实体店看中一款净水器,问了价格,然后上网查了一下天猫和京东,价格比实体店没便宜多少,但都宣称双十一期间会打折,于是立刻放入购物篮。年轻的刚需一族刘军也参加过多年“双11”大战,其有提前收藏商品和排列购买顺序两个心得,而且都是买大件。“抢购的话,最好是先去实体店里看看,之后再关注其平时在网上的售价,不能盲目抢购。”刘军说道。
·节后关注小商户,捡漏”其实也不错
双11”期间没抢到心仪的商品,利用之后的卖家二次营销机会去捡漏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我之前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商家搞限时特价或者团购,当天没抢上,隔了一两天再去看,价格虽然提上来一些,但并不比之前的团购价高多少。对于一些新品,之前是没有买家评价可以参考的,这会儿再去买的话,已经陆续有一些买家评价发上来了。”几乎每天都会上网购物的陈小姐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没有赶上卖家的集中大促有时候对于自己来说未必是坏事,商品促销经常有,有时候没赶上最低价,虽然多花一点钱,但能多一些评价参考,更能帮助自己买到心仪的商品。或许,有时候看了其他买家的评价后才发现,原来心仪的商品并非自己的“菜”,还会有一点小庆幸。陈小姐告诉记者,由于“双11”过后,多数卖家都会忙着发货、处理前期的售后工作,所以短期内没有精力做其他促销活动。因此,消费者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即“双11”过后至少一个月以内,促销力度普遍不会达到“双11”期间的水平。如果想在这个阶段捡便宜,建议重点盯住那些未参加“双11”活动的中小卖家。
网购有陷阱,淘“宝”要当心——
1.山寨支付App。山寨淘宝App等恶意软件也开始增多。山寨支付宝App与支付宝钱包看似一样,打开后会要求用户冻结支付宝,并提示输入姓名、身份证号、银行账号、密码等信息,一旦用户提交,这些信息会立即发送至骗子的手机中,然后利用这些信息更改支付宝密码,盗刷用户资金。
2.钓鱼网站。在打开看上去是“淘宝”或者是“京东”的网站的时候,网友可要小心很可能并不是真正的淘宝或者京东,而是一些钓鱼网站。打开网站时,除了留意网址外,仔细看看该网站是否具有“可信网站”标志是一个不错的辨别方法。
3.二维码植入病毒。有些诈骗是通过让受害人拍摄一个二维码,然后将手机支付病毒安装至用户手机后,利用支付宝手机支付发起购物或转账,然后手机支付病毒窃取用户手机支付短信验证码,并拦截此条信息,从而盗刷用户资金。安装手机安全软件可以有效识别和拦截诈骗短信、诈骗电话和钓鱼网址,并可查杀手机支付病毒。
4.淘宝中奖短信。互联网安全专家提醒,淘宝中奖诈骗短信都是以淘宝十一周年抽奖为由,诱骗用户登录钓鱼网站,让用户登录钓鱼网址输入自己的个人信息及银行账号、密码,不法分子再利用盗取的密码信息实施盗刷银行卡等犯罪。此外,还可能以缴纳领奖保证金、税金等为由诱骗用户将钱打到骗子账户中。
网购纠纷多,这些要牢记——
7天无理由退货不是“无条件”退货政策:网购7天无理由退货的消法新规并非无条件退货,退换货还必须不影响“二次销售”。
怎样算“不影响二次销售”,在认定标准上,消费者并没有主动权。因此,一旦酿成纠纷,势必会涉及举证问题,消费者应当保留好发票、购物凭证等证明,截屏支付宝付款记录、旺旺聊天记录,收集卖家身份信息,以备维权所需。
交定金前一定要和卖家充分沟通“定金”可以视为是双方就买卖行为的自行约定,建议消费者“双十一”选购预售商品前详细阅读相关条款,交定金前最好和卖家充分沟通,了解商品购买风险再下单。
维权别担心找不到卖家一纸诉状将卖家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可是却无法提供卖家的正确联系地址,导致法院传票无法送达的状况将不复存在。
今年3月新消法实施后,如果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侵权的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可向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赔偿。
消费证据一定要保留实际购买到的商品并非自己想购买的那款,将卖家告上法庭时,却发现无法证明自己当时向卖家表明要买的是哪款。法官建议,消费者一定要注意证据的保留收集。在购物时要向商家索要发票、购物凭证等证明,以便发生纠纷时能充分举证。
网购时要认真阅读低价、折扣产品信息,通过旺旺等聊天工具保留交易记录,收到货物要当场验收,若出现毁损等情况,注意拍照保留证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