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1岁的吴二林和比自己小三岁的老伴王招娣生活在不大的单元房内,隔壁就住着儿子和儿媳,平日里,大家既相互照应又相对独立,活泼可爱的孙女时不时来“串个门”,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和睦幸福。“如今我们老两口身体好,不愁吃穿,儿孙又能常伴左右,闲时还能跳跳广场舞,老头子还能发挥余热,已经是很大的福啦!”王招娣满足地笑着说道。陪在一旁的吴二林也补充道:这些都是‘天赐'的福分啊!”
难得一子,取名“天赐”
别看吴二林老两口整天乐乐呵呵、心态甚好,其实他们能过上儿孙围绕膝下、乐享天伦的日子实属不易。因为他们唯一的儿子来得太“艰难”了!为了感谢上苍能让他们有一个孩子,吴二林早早就在心里定下了一个名字:天赐。“我早就想好了,无论媳妇生的是男是女,我都要起这个名字!”吴二林说道。
原来吴二林和王招娣在1975年就怀了第一个孩子,可儿子刚出生不久就得了ABO溶血症,以当时的医疗水平和丹阳医院的医疗条件根本无法应对这类病,孩子出生后6个多月不幸夭折了。这对吴二林一家来说无疑是一个沉痛的打击。然而,更让吴家人心痛不已的事还在后头,三年后张招娣又顺利怀上了孩子,不幸的是,老二和老大一样也因ABO溶血症离开了人世。接连的打击几乎把吴二林和王招娣摧毁。之后,拖着沉重的心情,夫妻俩赶到医院检查身体和血型,医生却告知他们不适合生孩子,这个回应犹如晴天霹雳,把吴二林夫妇推向了深渊。
就在此时,王招娣发现自己又怀孕了,心内纠结的他们还是决定生下这个孩子,不料,事实依然很残酷,王招娣经历疼痛的分娩后,三儿子刚出生就没了呼吸。吴二林和王招娣就此心灰意冷,感觉这辈子就“绝后”了。
天无绝人之路。一次偶然的机会,吴二林在报纸上看到了当时南京妇幼保健医院的广告,里面有针对新生儿溶血症的介绍,吴二林顿时看到了希望。于是他辗转找到了那家医院的医生,从王招娣顺利怀孕到整个孕期都进行了有效地干预,没想到第四个孩子终于健康地出生了。“1984年9月24日上午,我在产房外听到我儿子的第一声哭声,就感觉到这孩子健康、强壮!我终于有儿子啦!”吴二林至今都记得他40岁那年刚抱起儿子的喜悦心情。当然,最欣慰的是王招娣,她说,女人生孩子就像到鬼门关转一圈,她经历了四次“生死”,熬了近十年,终于得了一个儿子,为此她感激上苍。
儿孙相伴,“乐活”晚年
天赐出生后,没有人不赞他俊朗、聪明,吴二林和王招娣也倍感幸福。上天垂怜,接下来的日子,夫妻二人踏实工作、勤俭持家,天赐身体强壮,懂事认真,顺利地完成了学业。由于身体素质较好,长大后的天赐进了部队磨炼,如今还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些都让吴二林老两口感到心安。
虽然吴二林是“中年得子”,和儿子的年龄跨度较大,但是成年后的天赐与父亲却似乎没有“代沟”。“我们常坐在一起喝酒聊天,就像朋友、哥们儿一样。”天赐笑着说,他也时常听父母说起自己“来之不易”的身世,因此在成长过程中他特别注重照顾二老,当然,吴二林夫妇对这个“天赐”的儿子也一直关爱有加。
天赐与妻子的婚房就在父母所住房子的隔壁,女儿出生后,这个五口之家更是增添了不少乐趣,现在的吴二林和王招娣不仅能天天看到儿子、儿媳,而且还能帮着照顾孙女,那幸福感溢于言表。再加上婆媳之间关系融洽,大家相亲相爱,整个家庭都非常和睦。“我与儿媳相处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红过脸,过得和和气气的多好!”王招娣笑着说道。她表示,只要她和老伴身体好,子女们能常陪伴在身边,晚年生活就是欢乐幸福的。她现在每天除了干干家务,帮着带带孙女外,还抽空跳跳广场舞,日子过得可嗨皮了!
由于吴二林和王招娣一直怀有“感恩”之心,所以他们常抱着知足的心态在过每一天。“我们认为现在的生活就是‘天赐’的福分,无论以前经历过什么,现在都要快快乐乐地生活,要‘乐活’地度过晚年!”吴二林笑着说道。(张敏 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