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外,古道边,夕阳山外山,一壶浊酒尽余欢……”在练湖新城B8栋4单元407室里,102岁老人荆月仙一边弹着电子琴,一边唱着喜欢的老歌,心情舒畅,每到这个时候,73岁的儿子董悟生都会坐在老人边上安静聆听,时而拍手叫好。
董悟生十多年前从正则小学退休,回家后,他的第一要务便是照顾年事已高的母亲。“我在四岁的时候父亲就病逝了,母亲带着我和哥哥一起生活,那时候生活很清苦,母亲和哥哥吃了不少苦,还好我姥爷家里做了点小生意,我和哥哥才得以顺利上学,后来我和哥哥也都追随母亲做了老师。”董悟生是一个很随和的人,他把自己性格的优点归结于母亲教子有方,他说,虽然从小没了父亲,但是他们的家庭教育却并没有打折。
荆月仙一家原住在北草巷,在那里,他们家是出了名的和谐家庭,儿孙孝顺、老人慈祥随和,是左邻右舍羡慕和学习的楷模。后来因为拆迁搬到了练湖新城,在这里,他们家庭的和睦又很快得到了邻居们的赞许,既是书香门第,又是典型的和睦家庭,让人羡慕不已。
在荆月仙老人看来,家庭的和睦是靠所有人共同的努力,而董悟生却觉得,家庭如此和睦,主要取决于老人有两个好媳妇。“我嫂子和我爱人在对老人这方面无可挑剔,比我们都好,我还记得有一次母亲的盆骨摔骨裂了,在床上躺了好几个月,那段时间,两个媳妇几乎寸步不离,喂饭菜、擦洗、陪母亲聊天、给她讲故事……母亲在床上几个月丝毫不感到寂寞。”董悟生这样告诉记者。
“我觉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母亲是德高望重的优秀教师,所以我和哥哥也才能做一名无愧于心的教师,也正因为有母亲孝顺她的父母,有兄长孝顺母亲这样的榜样作用,我才能学得如何更加孝顺。”董悟生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他们兄弟俩现在的作为其实也是一个榜样作用,很欣慰,他们的儿孙也都孝顺,亲朋邻居们都称赞不已。
在荆月仙老人卧室的阳台上有一张床,那是董悟生睡觉用的,多年来,董悟生为了能在夜里及时知晓母亲的状况,能及时帮到母亲,他一直睡在阳台上,晚上将玻璃门留一条缝,以便听见母亲叫唤。在采访过程中,荆月仙老人哼了一下,董悟生马上将吐痰的杯子递到了老人手中。
“母亲在我这边住一段时间,然后又去哥哥那边,近几年因为母亲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所以就一直跟着我生活,我哥哥已经80岁了,但是他每周都会买东西过来探望母亲。”董悟生说,我和哥哥都知道,现在对我们来说,照顾母亲是压倒一切的事情,母亲好了,我们的家庭才会更和睦。”上午十点,荆月仙老人唱完歌之后,又想看看古诗词,董悟生便再次坐到母亲身边,陪她看起了书,房间里不时还传出母子二人讨论诗词的欢笑声……(印林华 朱军 李潇 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