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总会千里雪中送炭
重症贫血大学生获10万元救助金
本报讯 家住皇塘镇丁桥村第一村民小组的荆康从小就阳光活泼,开朗乐观,乡里乡亲们都十分喜欢他。2014年8月,荆康以优异的成绩被江苏师范大学录取,就读该校机械类专业。荆康的父亲荆玲芳多年来一直在皇塘镇偶联剂厂打工,母亲韦芳也在皇塘一个私企工作,家庭收入虽然不高,但是一家三口却其乐融融,尤其是荆康考上大学的喜讯,更让一家人开心了许久。正当一家人以为幸福生活即将到来的时候,厄运却悄然而至。荆康开学不久,有一天忽然觉得头晕目眩,起初并没有放在心上,但后来又出现了心跳加快的症状,便急忙向家里打电话说明了情况,在父亲的催促下赶紧到医院检查病因。“接了电话后,我在厂里干活也干不下去,急得不知道怎么办。后来,孩子他爸又给我打了电话,说孩子需要输血,我就再也坐不住了,连夜和他爸爸一起赶到了徐州。可是怎么也没想到,医生竟然告诉我们孩子得的是再生障碍性贫血,随时随地都会有生命危险,我当时就觉得天都塌了。”
荆康父母从主治医生处获悉,再生障碍性贫血,最佳的治疗方案就是骨髓移植。但是,荆康是家庭的独生子,没有最佳配型人。于是医生建议向其父母取样配型,使用半相合。但是这样一来,由于孩子只有父母一半的基因,配型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而且费用也十分昂贵。此外,即使配型成功,由于是半相合,手术风险和术后排异反应都会大大增加。这也就意味着,使用半相合,这个家庭面临的或许不仅仅是欠债累累,还极有可能挽不回荆康的生命。然而,为了给孩子争取活下来的希望,荆康父母还是决定使用半相合,即便倾家荡产,也要赌上一把,拼上全力挽救唯一的儿子。
也许是上天垂帘这个可怜的家庭,荆康的父亲与他配型成功了,夫妻俩当机立断,决定为孩子做骨髓移植手术。然而决定好做,钱却难筹。几十万元的医疗费对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数目,何况荆康父母陪诊已久,失去了原本的经济来源,筹足钱更是难上加难。父母东拼西凑,求遍了所有的亲友,终于攒够了手术费,并于今年4月18日完成骨髓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然而,荆康在手术后却出现了排异反应,肠道感染严重,不得不通过进一步的治疗来维持手术效果。每一步的治疗都需要高昂的医药费,不断累积的开销无疑让这个贫病交加的家庭又一次雪上加霜。于是,夫妻二人又开始踏上了轮流回家借钱的路……如今,荆康的治疗已经坚持了半年,这个家庭已用掉了80多万,一双失去工作的父母和一个躺在病床上的孩子抱团取暖,共同坚持和病魔战斗。
“孩子在重症监护室的时候,一天24小时全身插着管子,奄奄一息。做穿刺从来不喊疼,还安慰我们,说一切顺其自然,我听了特别心酸,孩子这么懂事,我俩就算这一辈子都背上债务也不能放弃。”就这样,荆康在一道道生命关卡中过关斩将,活了下来。目前荆康已经转至普通病房,但是仍然在观察期。医生表示,术后的一年内病人都会十分虚弱,没有办法上学。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康复期是五年,不过也要经常复查,以策安全。现在,荆康每一次复查至少要花6000余元,不定期的检查和化验也不断增加着这个家庭的负债,至今外债已有30余万元,而下一步的治疗费,荆康父母也不知道该去哪儿筹集。
在得知荆康得病、家庭负债严重的情况后,村委会和其他社会爱心组织纷纷伸出援手,努力挽救这个处境困顿的家庭,皇塘镇也组织捐款,筹集捐献了数万元资金。我市慈善总会在得知荆康的情况后,经核查,确定其符合慈善总会对青少年白血病患者的救助条件,经本人申请、审核、公示和审批程序,决定给予荆康10万元的救助金,并由副市长林丹如专程赶赴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探视,将救助款送达其手中。在病房里,林丹如向主治医师仔细了解了荆康的恢复状况,宽慰荆康父母不要丧失治愈的信心,并且鼓励荆康继续努力,与病魔斗争到底。
“我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感谢政府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帮助,让我们能继坚持下去,让我的孩子能活下来……”韦妈妈十分动情地说道,虽然我们家还有几十万的欠债,但是什么也比不上一家人在一起,只要人活着就好,活着就有希望,因为孩子就是我们所有的精神寄托。”
大爱无言,荆康父母为了孩子奉献一切的爱让人动容,而所有或熟悉或陌生的爱心人士的援手相帮也让人感动。年轻的荆康不应被剥夺生的希望,而他继续前行则需要更多人的关心、帮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