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缓解“假日综合征”?

本报讯 随着十一黄金周的结束,上班族们也在陆续回岗中表现出“假日综合征”。专家提醒,长假后两天应做好收心养胃的工作,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谨防“假日综合征”的发生。

“假日综合征”是指人们在大假之后出现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表现,包括浑身乏力、嗜睡或失眠、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烦躁易怒等等。如果你存在三种以上的状况,就中招了。

假日期间,长途出游、上网、聚会……人们往往打破平时生活规律,不少年轻人更是纵情欢娱,甚至通宵达旦。缓解假日综合征首先是调整作息,尤其是假日中日夜颠倒、通宵娱乐导致节后出现睡眠紊乱的上班族,更需注意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虽然是驱除疲劳的重要手段,但假期旅行回家后蒙头大睡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提前一两个小时入睡,坚持在同一时间起床,起床后可散散步、做做操,给身体一个缓冲期,以达到尽快恢复体力的目的。”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一位李姓医师说道。

缓解“假日综合征”,首先是调整作息,正确的做法是提前一两个小时入睡,坚持在同一时间起床,起床后可散散步、做做操,给身体一个缓冲期,以达到尽快恢复体力的目的。其次是调理饮食,以清淡为主,让肠胃得以歇息,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此外,喝茶可以清肠胃,多喝水可加快胃肠道的新陈代谢,减少大量肉类食物和酒类的摄入。专家提醒,长假结束前后需要校准精神状态和胃肠道两个“生物钟”,预防“假日综合征”的发生。

专家建议,在精神状态方面,可以利用长假最后一天好好睡一觉,把颠倒的生物钟调整过来。此外,节假日期间不规律的就餐可能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在长假结束之际,每日早中晚就餐时间应对照日常作息进行调整。选择食物尽量清淡,主食以谷类为主,可适量增加玉米、燕麦等;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瓜果;多喝开水加快胃肠道新陈代谢,减少肉类食物和酒类的摄入。(马骏) 

责任编辑:张钰婷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