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年开学不久,中小学生用的作业本就发现了“问题”。最近,我省质检和市场管理部门在对学生作业本的监督抽查以及风险监测中发现,中小学生用作业本的内芯纸张存在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占比高达86.1%。而有的作业本会“晕染”,影响钢笔书写。
那么,这种问题作业本在我市中小学生手中和文具店是否存在呢?近日来,记者到一些学校、文具商店和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了走访。
“增白”作业本有健康隐患
据我市市场监管部门专业人员介绍,把作业本内芯纸放入紫外分析仪器中会发现,合格的作业本没有什么变化,但不合格的作业本内芯纸会发出幽幽的蓝荧荧的光,这因为纸张中添加了荧光增白剂。由于目前质量标准中还没有对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做出明确规定,此次质监部门也只是进行了风险监测。那么,人体皮肤与含有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的纸张接触后果如何?是否会对健康造成直接伤害?我市市场监管人员回应说,目前国家权威部门尚未给出统一答案,但长期接触是存在健康隐患的。
记者昨在走访市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眭洪峰和该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林夕梅时,他们也认为,青少年的皮肤与含有荧光增白剂的纸张长期接触有引发皮肤疾病的可能。作业本增白剂含量多,内页亮度(白度)太高,也是影响少儿视力的原因。
作业本质量问题还有哪些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许多家长说,家长们能注意到的作业本质量问题就是有的本子用钢笔书写时会“化”,学生书写和老师批改作业都很烦这一点,至于本子是否经过“美白”确实没有注意过。但家长们都表示,教科书和作业本制作质量没有问题、不会影响孩子健康是最基本的底线。
丹阳日报印刷厂承担省内外许多教辅材料及作业本的印刷任务,该厂业务经理谢光华昨向记者介绍,除了在作业本纸张中添加荧光增白剂的问题外,作业本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还有一些。谢经理说,家长提到的有些作业本用钢笔书写时会“化”,在印刷专业上讲叫“晕染”,这是因为施胶度不合格造成的。施胶度项目是学生作业本的重要使用性能指标,学生使用墨水笔书在不合格产品上写作业时,容易产生墨水渗透或扩散现象,会造成文字模糊不清,难以辨认。还有就是少数作业本内芯会有一些斑点印迹,如果作业本上有过大过多的脏迹,以及距离较大的断线,则将直接影响学生正常书写作业。出现脏迹和断线质量问题主要是印刷过程中未仔细留意印样质量情况,未能及时发现印版带脏和印版线条磨损,也未认真分拣出所有的质量问题印张,以至于被装订到作业本中而到了学生手中。谢经理说,像他们厂印刷学生用品的各种原辅材料都是从规定的专业厂家定点进货,产品也是经过严格检验几次把关,以确保质量。
作业本最好在哪买?
记者昨天中午放学时在市五中和开发区中心校做了现场调查,一些家长说,他们孩子的作业本主要是学校里发的,当然,有的练习本、摘抄本和习题册等也会在书店、超市和网上购买。记者在教育部门了解到,我市各中小学提供给学生的作业本都是由承印省政府免费中小学生作业本的厂家印制,产品合格率是很高的。教育部门建议,自行购买学生作业本最好要到新华书店和正规的文具商店、大型超市购买,不建议网购。他们还说,有一个比较好的鉴别方法是,购买的学生作业本要有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否则难以保证质量。(竹生 溢真 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