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推销骚扰电话何时休?

核心提示: 多数接受采访的市民表示,接到骚扰电话是常有的事,但是装修类的无节制连续骚扰实在是吃不消。

昨日,市民邹先生向记者爆料称,自己因为被装修公司的电话轮番“骚扰”,都不敢接电话了。无独有偶,张女士新房才交付,就接到了不少装修公司打来的电话。“还没交付前就电话不断,真不知道那些装修公司是怎么精准地搞到我的联系方式的!”张女士也抱怨道。

“精准”骚扰,疲劳“轰炸”

多数接受采访的市民表示,接到骚扰电话是常有的事,但是装修类的无节制连续骚扰实在是吃不消。邹先生描述称,从房子交付到开始装修,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每天都能接到七八个装修公司业务人员打来的电话,这种疲劳“轰炸”,让他一听到电话铃声就厌恶,不想接听,为此他还错过了一些重要的电话。

“更搞笑的是,我都装修完了,居然还有同一家装修公司的工作人员打给我推销,我都能听出对方换了员工了,还在打我的电话,难道也不做回访记录的吗?可见这些推销电话有多乱!”吴小姐苦笑着向记者说道。相比于吴小姐的遭遇,老邢更是无奈,原来他儿子刚买了新房,一些装修公司的电话居然打到他手机上来了。老邢回忆称,可能自己在和儿子买房的过程中,都是留的自己的号码,因此就被“盯”上了。这些装修公司、建材商店我从来没有去过,有的连名字都没听过,他们居然能打电话给我,还能报出我的姓来,真是‘厉害'!”老邢说道。

信息“泄露”,“环节”颇多

与其他骚扰电话比起来,装修公司的推销电话能做到如此精准有它的特殊性。正如大部分买房的消费者描述的那样,买房的时候,会把自己的姓名和电话留给售楼部的工作人员,交付后和物业打交道也会留下自己的个人信息,到了找装修公司或建材商的时候,又难免告知对方自己的电话号码,因此,究竟哪个环节“泄露”了信息,无从查起。

“环节这么多,而且每一环又不可能不留个人信息,所以接到骚扰电话,我们也很无奈!”一市民叹道。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装修业人士称,随着房地产形势的变化,目前装修行业竞争也变得非常激烈,为了拓展客户,他们都把眼光瞄准了新建小区,想破脑袋搞到业主的个人信息,其中也不乏直接购买住户资料的装修公司。“还有的公司直接入驻小区开展活动,借此获得部分业主信息。”该业内人士提醒道。

拿起“武器”,“自主”维权

难道消费者面对这样的“精准骚扰”只能束手无策,听之任之?法律人士认为,消费者要增强维权意识,当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个人权益遭到侵害时,要注重收集证据,果断拿起法律武器,自主维权。

记者了解到,最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确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张敏)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