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如何“喂养”更多中小企业?

核心提示: “创新发展,要把科技与金融结合起来,把科技金融活水引进‘资金池’,从而‘喂养’更多的中小企业。”

镜头聚焦:

中小企业畅饮金融活水

“创新发展,要把科技与金融结合起来,把科技金融活水引进‘资金池’,从而‘喂养’更多的中小企业。”昨天,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的一番话,道出了科技金融的重要作用。

据了解,科技金融是科技和金融的结合,属于产业金融的范畴。科技金融既是科技型企业融资难的现实选择,也是推动自主创新、培育新型战略性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手段。

自2010年,我市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制定了《丹阳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开展苏科贷业务,累计支持了80家次企业,共计贷款2亿元,帮助了一批优质的科技中小企业解决了贷款难,贷款成本高的问题。2014年,我市成立了科技与金融投资决策小组和监督小组,出台了科技金融6+1政策文件。在市科技创新基金中设立丹阳市科技金融发展专项引导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组建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引导科技担保、创业投资、科技保险,拟上市科技型企业科技支持等。2015年,设立了规模为1000万元的天使投资引导基金,专门用于对科技型初创企业的孵化服务,同时大力推进苏科贷、镇科贷、丹保贷等业务,以优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我市还积极筹划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和科技担保引导资金,鼓励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让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受惠。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首期规模为800万元,今后要达到2000万元;科技担保引导资金规模为3300万元,其中3000万元用于设立科技担保公司的注册资金,300万元用于科技担保风险补偿。目前,全市的创投机构管理资金规模已达10亿元。

近年来,在科技金融的有力“资”持下,我市一批企业对金融活水的“饥渴”现象有所缓解,它们在科技金融“资金池”中畅饮金融活水。江苏乐能公司是我市一家新能源企业,产品市场广阔,但是,由于发展势头强劲,后续投入很大。在市科技局的“牵线搭桥”下,该公司得了600万元科技金融贷款。梅花机械公司是一家成长型的科技企业,在科技金融上曾经连续几年获得100万元科技金融低息贷款,2013年企业签约到“新三板”上市,去年该公司向人保财险丹阳支公司申请了200万元科技履约保证保险贷款,今年又在上海股权交易所挂牌。该公司董事长韦梅芳坦言:科技金融对梅花机械是‘雪中送炭’,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新闻追踪:

多层次科技金融初现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我市积极把科技和金融紧密结合起来,出台一系列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优化设计了科技金融结合方案,大力实施科技金融专项行动,已经初步构建了多层次科技金融网络。

以政策“引路”,释放政策“乘法效应”。市上市办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我市出台了新的上市鼓励政策,如涉及办理房产证、土地权证、产权交易、土地房屋测绘等服务性收费,一律免收;把土地出让金净收益、企业所得税超过上年基数的地方留成部分拨付给企业;市财政给予企业连续三年的奖励;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按募集资金的千分之五予以奖励;改制上市企业原先享有的优惠政策,在国家或省市没有取消和证券监管部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可以由母公司继续享受。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为了做大做强科技金融,我市还成立了两家国有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注册资本3.5亿元,并投资参股了部分企业;成立了两家国有担保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为科技型企业担保额逾10亿元;一批外地风投公司、担保公司、创业投资基金机构“浮出水面”,逐鹿我市科技金融市场;农村小额贷款公司不断涌现,并助力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

“近年来,我市也与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合作,为培育科技型企业、推动创新发展搭建融资平台。”业内人士透露,国家开发银行与我市签订了航空航天产业战略性融资协议,授信额度达20亿元;江苏进出口银行与市政府签订了新科技产业战略性融资协议,授信额度达10亿元。

理性分析:

三大“瓶颈”尚需打破

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我市注重以国有担保公司为支点,撬动科技金融的滚动发展,为中小企业“舒筋活血”,使得很多中小企业摆脱了资金困境,走出发展低谷,

不断做大做强。不过,他也坦承目前我市科技金融发展层次还比较低,距离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有些瓶颈还有待突破。

从银行方面来看,信贷产品尚未完全适应企业的需求,长期供给类贷款品种缺乏;支持对象只能限于有产品、有订单、有市场、有现金流的科技企业,处于初创期、尚未产业化的科技企业很难融资;无形资产、质押等贷款业务范围窄。

部分银行的贷款额度少,满足不了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对资金的需求。

从中介机构看,与中小企业的定期双向沟通不足,造成对中小企业的投资障碍;机构少,规模小,服务的规范性和专业性也不强,开展业务主要是科技咨询、查新等一些信息服务,对企业的诊断、市场服务和资金服务落后。权威、专业、能够获得银行信任的评估机构很少,使得金融机构贷款风险难以及时有效地得到评估,导致中小型科技企业到银行融资困难。

从我市企业来看,全市企业的股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的评估、转让、交易体系尚未健全,企业的融资能力薄弱。

业内呼吁:

扩大科技金融规模

业内人士指出,创新发展面临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需要金融资本的参与和保障,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已经成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必由之路。但是,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面广量大,目前的科技金融数量和层次尚满足不了企业的实际需求,因此我市还需进一步扩大科技金融规模,提升科技金融水平,支持更多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当前,我市科技金融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已经出台了“新三板”扩容政策,将“新三板”的适应范围扩展到全国中小企业,新三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三板”是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最好的途径,也是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服务,调节经济结构最好的方式。我市要积极培育和储备拟上“新三板”的企业,帮助它们了解、掌握有关政策和操作方法,更好地拓展融资渠道,借助资本市场实现大发展。

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认为,随着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了上市融资的好机会。我市要排出一批科技型、成长型的优质企业,加强培训辅导,积极做好对上衔接和协调服务;在大力挖掘培育后备资源的同时,抓好重点企业、重点环节上的突破;对于条件较为成熟的企业,要由专人跟踪,督促企业和中介机构抓紧推进,推动更多企业上市,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市科技局有关人士说,在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和科技担保引导资金的基础上,我市还应该吸纳更多产业发展资金、创业投资基金以及社会资金,扩大科技金融“资金池”,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另外,要注重知识产权与科技金融的结合,畅通知识产权评估、流转、交易、质押、融资等各个环节,支持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专利融资,推动“智本”向“资本”转化。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