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天假”,有点奢侈哟!

核心提示: 国务院日前发文鼓励弹性作息,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国务院日前发文鼓励弹性作息,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我市有的企业也已发文落实每周2.5天假。不过,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我市不少单位,要实现每周2.5天假,现阶段仍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加班都需算休假更难

带薪休假一直是所有上班族的梦想。“两天半”小短假因此引起了社会和网络的热议。城北的一家私营企业主袁先生坦言:“像我们这样的小企业,每周都休2.5天,就会极大影响企业效益,搞不好就要倒闭。”袁先生的是一家小型印刷企业,一线工人拿计件工资,所以工人更愿意多加班多赚钱。“订单多的时候,一个月休2天,其它时间全部按加班算;订单少的时候,每周双休。订单到了,客户都催,我们停工下来放假,那客户都跑光了。”不过,袁先生也表示,如果加班时间太长,加班费的支出也很大,企业同样也赚不到钱。上个月订单多,加班费就多支出了一两万元。袁先生说:我们每接到一笔订单,财务都要测算,让员工加多长时间的班最合适。现在生意不好做啊!”

“2.5小短假”能否实现?

在国办发文后,有许多网友认为“2.5小短假”是“可行”的,而实施的却不多。记者注意到,在网友热议的同时,我市虽已有一家房产企业把大部分地方还停留在“纸上”的福利变成了现实,该企业员工也在朋友圈里直呼自己的企业规范,但大部分企业的员工并不太指望这个假期。就职于我市一眼镜企业的文员刘女士表示,2.5小短假”可能会加剧国民在休假权利上的两极分化,那些能享受到带薪休假权利的机关单位,休假的时间就更长了。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是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不保证休息。我们的工作模式是“5+2”再加“白加黑”,双休日的休息还不一定呢,2.5小短假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一个画饼。在开发区一家企业从事行政工作的小李也表示,每周休2.5天在他们公司估计实行不了。国家说的是鼓励休假,没有强制执行。现在正常休年假都不一定,更别说额外多休假了。

记者了解到,休假遭遇“执行难”的现状,既有用人单位的原因,也有员工自己的原因。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竞争压力过大,利润空间很小,所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很现实的选择。而要节省成本,最现实的做法是节省人工,这就造成了带薪休假难以落实。而对于员工自身来说,由于就业压力不断增强,公司内部竞争激烈,出于职业发展等原因,也不会要求每周2.5天假。一些企业员工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最好是单位安排我们休假,许多人直言,想休但不敢休,担心休假会影响收入和前途;想休但没时间休,因为手上事情做不完。

2.5天假要看怎么放

我市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干部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实施“2.5天假”的企业会产生一定的竞争优势,在市场上形成新的口碑或标准,而人力资源也会向福利薪酬有优势的企业流动。推行“2.5天假”,企业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制度安排来调整。比如,企业可以通过“轮休”的考勤调整,在作息不同的多种岗位之间统筹好工作时间,让更多的员工能享受到短假福利。企业还可以通过薪酬的调整,对无法直接实行“2.5天假”的岗位作出补偿,让周末只休息2天的员工多得到半天的薪水。让员工自己选择周末休息2.5天还是2天,也是一种办法。当然,这种制度设计更适合于弹性工作的企业或岗位。一些按工作成果计算薪酬的行业和岗位,如设计师、销售人员、文字工作者等,工作时间是可由劳动者自己灵活掌握的。如果这些行业或岗位实行“2.5天假”,实际并没有增加用工成本,却可以吸引更多人从事这些工作。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