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当记者一大早赶到延陵镇贺甲村时,贺东根已经锁了门去了贺甲烈士陵园。“前段时间高温,没有及时去打扫,这两天气温稍降了,我得赶紧来看看。”在杂草中忙活的贺东根见着记者的第一句话便是这样。退休四年来,每天上午来烈士陵园“报到”成了他的重要工作,也成了他的精神寄托。
望着眼前的烈士陵园,贺东根感慨万千,无论站在哪一处,他都能回忆起49年前的场景,也就是这段记忆,让他与贺甲烈士陵园结下了一辈子的渊源。
“当时我才15岁,亲自参与了新四军烈士遗骸的墓葬,总共有76具白骨,都是像我这样大的孩子亲手埋下去的。”贺东根告诉记者,最初埋葬烈士遗骸的仅是几口大缸,埋下去后,外面简单筑个坟、竖个碑。但是从那时候起,年轻的贺东根就对这片墓地有了敬畏之心,总会时不时地来这里悼念。“因为自己亲自参与过,所以内心有着别样的感情。”贺东根介绍称,近几年延陵镇并村,去年就把附近的烈士墓一起移到了贺甲烈士陵园,陵园内又多了17座烈士墓碑,整个园区经过修整更加庄严肃穆。
2011年,贺东根正式退休,而这时贺甲烈士陵园正需要管理人员,贺东根成了最佳人选。
“我本身也是义务文物管理员,同时感到由我来打理烈士陵园比较合适,因为我参与过陵园的初建,有一份感情在里面。”贺东根说道。从此,守护、打扫贺甲烈士陵园的担子就由花甲之年的贺东根一人挑了起来。贺东根对这份“工作”也是相当地重视,每天早上7点不到,他就锁门离家,带上工具来到陵园认认真真打扫清理一个上午。“总共有5亩多的地,我一个人打扫需要一个上午的时间,下午休息,缓缓劲儿。”贺东根称,由于自己也上了年纪,遇上不好的天气,他也只好给自己“放放假”,例如高温、台风暴雨等较为极端的天气,但过后往往会一下子增加他的工作量。就拿前段时间的高温来说吧,几天没来查看,杂草就冒出来很多,贺东根不得不比往常早起一段时间,顾不得休息就忙活开了。“最忙的时候是今年4月,我一个人根本清理不过来,还得申请30多名帮忙者来一次‘特剪’。”贺东根坦言,自己身为农家人,干些农家活儿也在行,若是能为烈士陵园作出一份贡献,他心里便多了一份安慰。
据记者了解,贺东根的老伴随儿子在苏州生活,起初,他们希望贺东根退休后能与他们团聚,但自从贺东根接下守护烈士陵园的活儿后,这个愿望未能实现。
“一开始他们不同意,但是我对陵园有感情,觉得自己留下来照看会更好,哪怕与家人分居两地,我也觉得值得。”贺东根表示,只要他身体力行,干得动活儿,他会一直坚守在贺甲烈士陵园。(于芳 贡献平 张敏 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