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本报曾在7月1日登载了《外墙脱落存隐患居民心忧盼修复》之后,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关注,一些市民也致电报社称,他们的住房也存在同样的情况,房子购买得比较早,没有维修基金也没有物业,那么真正房子出现问题的时候,维修费该如何解决?采访过水关路社区小牛场居民后,记者咨询了相关部门。
市房管处工作人员告知,1997年之前所购的房产没有统一缴纳维修基金,房屋外墙维修费用只能居民自己承担。据了解,小牛场的房子于1990年建成,居民购买时间大致在1991年至1993年之间,没有物业管理,也没有缴纳维修基金,所以房子出问题只能居民共同维修。
鉴于此,记者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上门征询居民意见。小牛场这一幢房共有7楼21户,平日里,居民大多不在家,只在下班时间会有部分居民在家里,第一次上门,记者和社区工作人员遇到了7户人在家,不过这七家人的意见并不统一,7家人中5户居民称,要是大多数人同意给钱维修,他们也同意,两户不同意出钱。这种态度让居委会为难了。基本上都是这个态度,又不说不愿意,又不说愿意,这种态度到最后肯定办不成事情。”社区工作人员说道。不仅如此,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居委会也曾多次上门与居民协商,但是也只能找到一部分居民,一些居民早已经搬到乡下或者镇江去居住,小牛场的房产常年空着,甚至还有居民直接将工作人员拒之门外。
据云阳街道办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称,一栋楼的维修费用应该由整栋楼住户平摊。而一些住户并不认同这种说法:
“我们为什么也要出钱?哪一家外边的墙面破损厉害哪一家就出钱维修好了。”一位住户这样说道。而7楼的一住户虽然每逢下雨的时候家里都会进水,并且房子的外墙损坏严重,想要维修外墙,却拒绝出任何费用,居委会开展工作受到重重阻碍。
“我们现在遇到了很多难题,首先是找不齐21家住户,因为有很多人不住在这里,有几家人在镇江,也有住在乡下的,我们打电话说到要维修还要收取费用的时候,大多得不到居民的支持和理解。”居委会工作人员说,为了能找到这里的一些住户,他们还上派出所请求告知住户信息,但即使这样,仍旧有少量住户没有登记信息。“我们不止跑了十次八次了,有的时候居民也很烦,这我们都知道,但即使我们辛苦点,受点气,只要能将这里的外墙修好,不危及到过路的人,同时也保证居民的安全就行了,可结果却差强人意。”居委会工作人员在得知这里存在安全隐患后,立即做了一系列工作,并且还在这里的路口竖起了警示牌,张贴告示等,但就在具体实施维修流程时,第一环便被“卡”住了。
和小牛场类似的事情,记者在近期的采访中也遇到了多起,其中有的居委会因得不到居民的统一意见,维修过后却收不回维修费用。“居委会也没有相关的维修基金,我们也向相关部门打了申请。”一位居委会工作人员说道,他们担心的是住户的安危和楼下过路人的安全。“要是哪一天墙上的水泥块掉下来砸到人了,后果可真不堪设想,可能到时候赔款远远不止维修这点钱了。”工作人员称,虽然受到重重阻碍,但他们仍旧在想各种办法和居民沟通。(李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