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4日上午,家住镇江大港的丁师傅来到中山路派出所送上一面新制作的锦旗,感谢该所民警孔文斐等不畏艰辛,成功为他追回2万元电话诈骗款。在此,警方提醒广大市民骗子骗钱花样百出,一定要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切莫掉进骗子设下的陷阱。
被冒牌老总骗2万元
事情还要追溯到今年的2月6日,当天傍晚时分,正在单位上班的丁师傅接到一个广东口音男子的电话,自称是丁某上级公司的林总。林总告诉丁师傅,原来的手机在充电,换用另一只手机联系的,由于临时急需2万元钱,让他赶紧到工商银行,向收款人为黎某的账户汇入2万元,第二天就还给他。接到电话后,丁师傅心想,上级公司的确有一位林总,是广东人,两人还曾经在一起吃过几回饭。于是,丁师傅信以为真,便立即到工商银行将钱打入对方指定账户。
事后,丁师傅逐渐萌生疑惑,便打电话和林总的司机核实。谁知,林总的司机告诉丁师傅,林总和他正在北京出差。此时,丁师傅才发觉上当受骗,便随即报警。
民警电话冻结骗子账户
“由于受害者被骗后,立即报了警,否则2万元就很难被追回来。”采访时,办案民警孔文斐介绍,当时他们判定这是一起典型的老套电话诈骗,这种电话诈骗成员一般都是通过转账方式,将受害者打入的钱转到固定账户上,最后才提现。
于是,民警立即通过工行电话将诈骗人提供的银行卡进行电话挂失。挂失后,民警又积极侦查,将黎某身份信息查清。经调查发现,黎某为广东省兴宁人,而其银行卡开户行显示的却是广西河池市的一处工商银行营业点。如此一来,对方的账户就临时被冻结。
然而,警方进一步调查发现,该账户身份证持有人并非犯罪嫌疑人,这也使得案件陷入困境。
受害者被骗款终追回
案情查明了,但因案件侦破需要的时间较长,且警方仅能对被骗的款项进行冻结,不能提取或扣划。为了及时给受害人追回被骗款,中山路派出所于7月初,组织警力赶到黎某的居住地广东省兴宁市,并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辗转来到黎某家中。可是,据黎某父母透露,黎某长年在外打工,已经有两年时间没有回家了。出于保护儿子的心理,黎某父母不愿向民警透露黎某的联系方式。于是,民警请当地派出所民警和村干部出面协助。
经过耐心做思想工作和劝导,黎某父母终于将在广州打工的黎某的联系方式告诉了民警。
随后,民警连夜赶到广州找到黎某。在对黎某说明相关情况后,民警获悉黎某的身份证早已丢失,犯罪分子利用其丢失的身份证在广西河池市工行办了一张银行卡,并实施电话诈骗。但如果要将被骗款取出,必须本人前往办理。“当初,黎某非常谨慎,还以为我们是诈骗分子,不愿前往广西配合工作。”办案民警孔文斐介绍,即使民警将警官证等证件给他看,他也不信,还声称现在在广东、广西,有不少不法分子也都冒充民警实施诈骗。于是,民警又通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并得到黎某工作单位老板的帮助,黎某同意协助警方破案。
第二天下午,民警带着黎某来到广西河池市工商银行,在与该行多次交涉,终于将受害人丁师傅的2万元被骗款取出。
被骗后务必及时报警
警方提醒,面对花样百出的骗术,广大市民切记,凡是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的,均要核实;凡是涉及国家安全账户的,基本都是诈骗行为。这类电话诈骗,骗子都爱打电话,爱发短信,爱装警察,爱装法官,爱装检察官,也爱说电话欠费、法院传票、汽车退税、医保透支,但就是不爱现身。平时,一旦接到类似电话,一定要特别慎重,不要随便给别人账户上打钱汇款,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市民万一被骗,务必在第一时间报警,要向警方提供准确的骗子用的银行账号,可以请民警帮忙通过电话银行、网上银行进行临时冻结。(王国禹 公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