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这个微信红包可真大!”昨日,曾给本报提供新闻线索的报料人陈先生,收到了本报民生记者发来的第一笔微信红包。
今年70岁的陈先生家住陵口镇,前些日子他看到自家一根丝瓜藤的一个把上结了3个丝瓜,觉得非常新奇,就立刻给本报新闻热线(86983119)打了电话。这则新闻经记者采访后于第二天见报。为了及时兑现这笔30元的报料费,本报民生记者尝试着用发送微信红包的方式支付给陈先生。让记者没想到的是,陈先生对微信操作非常熟练,很轻松地拿到了这笔报料费。
“通过微信红包发放报料费,不仅可以方便报料人,省去来往奔波,还可以增加与读者互动的乐趣。”本报新闻热线负责人表示,微信红包如今在朋友圈非常流行,市民们在操作上已没有多大障碍。今后,本报将更多通过这种移动支付方式发放报料费,方便市民报料。同时,本报还将进一步加大对报料人的奖励力度,只要提供线索,将获得由心连心药店连锁提供的微波炉专用瓷碗,对于价值较大的线索,我们还将加大现金奖励额。(李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