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对抗暑热,许多人都会选择利用快速降温、冰镇的方法来阻止皮肤发汗。然而,医生介绍,这其实是在反其道而行,人体对热的自然反应就是出汗散热。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人通常以为的防中暑“妙招”其实都是错招,不仅不防暑,反而容易导致中暑。那么,生活中都有哪些消暑误区呢?又该如何正确降暑呢?喝冰水代替白开水?虽然运动流汗有助散热,但是运动后大口喝冰水、冷饮却很伤身体。冰水会让血管迅速收缩,可能造成暂时性缺氧或中风,一下子喝太多水,肠胃也无法代谢吸收,会感到恶心胀气。夏天应该多喝温热的白开水,也可以喝乌梅汁生津。此外,绿豆、薏仁也有助消暑,并尽量吃当令蔬果摄取水分与营养素,例如西瓜、莲藕。
涂防晒霜越多越好?很多人误以为,防晒霜能防晒,自然也能防中暑,所以每逢外出都涂上厚厚的一层。其实,这一做法会影响汗液排出,自然会导致散热慢,反而会导致人中暑。
大热天打赤膊?应该穿着排汗透气的轻薄衣物,而不要打赤膊,因为流汗后直接吹风,会让毛细孔迅速收缩,湿气与热气会闷在身体里无法排出,更容易中暑。觉得很热时,可以用冷水轻轻拍在手腕内侧动脉经过的地方,降低血液温度,或是用湿毛巾擦拭身体。
流汗后直接冲冷水澡?事实上,大汗淋漓时用冷水“冲凉”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使得体内的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从而易引起各种疾病。应该先把身上的汗擦干、按摩全身,让毛细孔稍微收缩之后,再用冷水慢慢泼在身上,等到适应水温后才能开始洗冷水澡。
密封的室内泼水降温?此方法的确会使水汽蒸发,带走一些热量,因此,刚泼完水时,室内气温会暂时下降。但是,如果室内通风透气不好,空气不流通,在地面上泼水,蒸发的水汽难以向外散发而滞留在空气中,就会使室内空气湿度不断增大。而且,时间稍长,室内气温又会上升,这时,就会使人感到室内更闷热,从而引发中暑。此外,由于夏季温度高,水分蒸发快,室内的细菌和尘埃随着水汽进入空气中,使空气比泼水前更混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室内泼适量的水进行降温的时候,打开门窗,使得空气流通,最好打开风扇加快空气流通。或者,可采取用脸盆置水的方法进行空气增湿降温,但要注意脸盆的水要每日一换。
(贺丽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