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民警帮她圆了“户口梦”(图)

    民警薛晓静将户口簿送到周美兰手中。 

  本报讯  “真是太谢谢你们了,我终于有户口了,也可以和其他村民一样享受待遇了……”日前,当延陵镇九里旧县村51岁的云南籍农妇周美兰,一手拿着延陵九里的户口本和二代身份证领取单,一手拉住户籍民警薛晓静的手,激动的泪花在眼睛里打转。
  话还要从2014年下半年“社区警务推介会”说起,当时,在社区民警深入农村家庭、田埂走访,户籍民警、交通民警搭设咨询台时,九里旧县村的农妇周美兰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向咨询台向户籍民警薛晓静道出了深埋心底的那个户口梦:民警同志,我叫周美兰,老家是云南的,20多年前经人介绍来到延陵九里,一直没有回过老家,这么多年来一直是一个‘黑户’……”周美兰越说声音越小,薛晓静也大概明白了这个农妇的意思。延陵九里地处茅山老区经济相对落后,像眼前这样农妇的情况,
  薛晓静也陆陆续续地帮助解决了好几个,于是就认真记下了周美兰说的原籍大概地址,老家大概情况及联系电话。
  “社区警务推介会”之后,针对周美兰无户口的情况,薛晓静通过114查询到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五里派出所的电话,并向当地派出所户籍民警反映了周美兰的情况。经过交流沟通,对方民警声称确实有一个周美兰的亲戚去咨询过,当地派出所要求周美兰本人前去办理相关手续,但后来就没消息了。第二天,薛晓静就与周美兰本人联系,并耐心细致地向周美兰及家人解释户口迁移政策,积极帮助他们与老家派出所联系,让其带齐所需证明材料,力争到云南一次性解决好户口问题。可是周美兰一直未出过远门,晕车、惧远等心理因素导致她迟迟不肯回云南,户口的问题也是一拖再拖,薛晓静则隔三差五地就给其打电话,告诉她没有户口、身份证会给生活带来很大不便,最终周美兰在薛晓静的再三建议下于今年五月份赴云南恢复户口。
  谁知,到达云南的第二天,周美兰又给薛晓静打来了电话:“我有户口了,谢谢你,我可不可以回到延陵再办身份证,因为这边办身份证要本人拿,我不能在云南等这么长时间啊。”于是薛晓静再次和当地的户籍民警沟通,同意等户口迁回丹阳再办理二代身份证。
  当所有手续齐全,开具准迁证后,周美兰带着迁移证来到了延陵派出所。当薛晓静将他们一家的户口本交到周美兰的手上时,周美兰的眼睛湿润了,对薛晓静激动道:真是太谢谢你了,我51岁了,今天终于在延陵有户口了,这些年我做梦都想拥有自己的户口!”(王国禹 公政 文/摄)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