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何不爱说话,家长应该怎么办?


  话题描述:
  小明(化名)5岁,平时在家和爸爸妈妈话就少,最近上了幼儿园后,老师反映称,小明一到班级就不和小朋友说话,有时候一天都不会说出一句话,老师跟他交流,他也回答得很少。
  乐乐(化名)3岁半,遇到小朋友比较多的情况,不主动去找小朋友玩,就算有人跟他说话,他往往回答两三个字,或是直接回避。
  家长观点:
  “孩子在家被大人惯的,如果每次孩子玩耍的时候总有大人陪在身边,他们会图‘省事’,懒得主动去找别人玩,只会等着大人或是熟悉的人来找自己。相比于幼儿园的同龄孩子,大人或老师往往会让着他,多给予呵护,因此这类孩子不喜欢和同龄孩子交往,自然语言就少了。只要在家能和大人正常交流沟通就没有什么大问题。”

  “可能有的孩子在与别人交往中被欺负过,或是没有被人主动地邀请过,因此不主动说话,不主动去找被人玩渐渐成了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只要家长仔细观察、找出问题关键点,然后再耐心地与之沟通解决,相信孩子主动与别人交往的信心就会增强,到时话自然就丰富了。

  “应该是个性的问题,或是个体差异的原因,因为孩子现在还很小,内向的性格还不是表现得很明显,因此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可能是不喜欢和人打交道,而喜欢和物品打交道,家长只要多带孩子出去玩玩,多体验一下人多热闹的感觉,问题就会自然化解了。

  “个人觉得三岁左右不喜欢交往正常,年龄稍大的儿童如果还出现这样的现象,家长应该重视,要及早带孩子到专业机构去检查。”

  专家分析:
  有些幼儿在幼儿园或同伴间不爱说话,缺乏交往主动性,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一是“心理未断乳”。有些家庭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的各种需要几乎是无条件满足,而且总有人陪儿童游戏,因此他们为了“省事”,宁可与成人交往。对于这类幼儿,家长应及早对其进行“心理断乳”。当幼儿长到3岁左右,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时,就应给他一个简单的时间表,让他明白,家庭成员有聚在一起的时候,也有各自工作、游戏的时候,彼此之间不能互相干扰。
  二是缺乏交往经历,不自信。幼儿在3岁左右出现不敢交往的情况比较多,因为这时他们正处于想交往又不会交往的阶段。随着交往经验的丰富,他们的语言也会变得丰富,然后变得乐于交往,如果还不敢交往,那多是自信心不足所致。家长在适当的时候为幼儿“壮壮胆”,当幼儿学习到交往技能,体会到交往的乐趣后,情况就会改观了。
  三是个性原因。有些幼儿由于受遗传或自身个性特点影响,比较内向。家长要尽可能引导幼儿与同伴多一些交往,鼓励他多说话。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不要指望一蹴而就,因为孩子的性格决定了他的语言能力及交往能力。
  另外还有一些以自我为中心、攻击性比较强的幼儿,他们往往也会语言较少,对此,家长也要有针对性地帮孩子发现和解决自身的问题,平静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好地融入到群体中去。(张敏 文/图)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