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源大减肉价也玩起了“涨停”(图)

 

  本报讯  家住城外的吴红凤阿姨觉得双休日菜贵,昨天才到城北农贸市场买点肉给孙子吃,一问价钱吃惊不小,猪肉价格蹿到了每斤16元。
  城北农贸市场小邱肉店邱老板昨对记者说,这段时候猪肉价格一直在涨,上周就卖到了十三四元一斤,本周已经卖十五六元一斤了,原因当然是进货价不停的在涨。而在四牌楼菜场,记者了解到,小排卖到了20元一斤,好一点的小排甚至达到了22元一斤,大骨头则卖到了16元一斤。
  记者昨天到市商贸部门查看了6月1日至7月10日的生猪屠宰量和购、调、销、价格统计表后发现,6月份生猪调进价每50公斤为630元、670元,到6月底,调进价就达到了700元,而进入7月份以来,生猪调进价每50公斤都在900元以上,最贵达到了920元。
  商贸部门相关业务人员向记者介绍说,我市猪肉价涨与本地生猪存栏量急剧减少有关。随着新农村环境建设的推进,许多卫生不达标的小猪场被关停,目前本市只剩下康乐等几家大型养猪场,供应丹阳市场的本地猪肉只占到供应量的三分之一,大部分都是外地调来的猪。5月份曾预测我市猪肉价格到7月底才会开始上扬,想不到6月底7月初猪肉价格就上去了。再加上近期持续降雨,本地猪场受淹,也影响了生猪生长,而暴雨天气也使外调生猪的货源价格上升,运输成本也明显增加,这些都是鲜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当然,前段时候的“僵尸肉”新闻也使市民不愿意买冻猪肉,这也使买鲜猪肉的消费者有所增加,这些原因都促成了猪肉价格的上升。
  而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数据也显示,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4%,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7.0%。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猪肉价格连续第四个月上涨,在2月份同比下降1.5%后,从3月份到6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分别为2%、8.3%、5.3%、7%。一度跌至低点的猪肉价格,大有“逆袭”快速回升之势。
  市农委畜牧养殖科专家也认为,目前国内猪肉价格连续四个月回升,这主要是由前期生猪供应量持续下降所引起。过去两年猪肉价格持续下降,导致生猪养殖亏损扩大,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跌至有记录以来最低,这是当前猪肉价格反弹的主要原因。据介绍,过去几个月来国内生猪存栏量以及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其中3月末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约4000万头,跌破农业部规定4800万头警戒线,养殖业整体去产能情况较为严重,市场适重猪源大幅减少,猪源供应趋紧。
  记者昨天也电话采访了我市的几家规模较大的养猪场,但投资者要么是避谈这个话题,要么是还不清楚猪肉涨价的信息。感觉得到,养殖业对猪肉涨价持谨慎态度,并不愿意这一情况成为热点。
  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国内生猪出栏难以恢复正常,生猪市场供应趋紧局面难以缓解,尽管猪肉价格涨幅不会太大,但由于生猪存栏量已跌至“谷底”,猪肉价格在经过持续低位后,将有可能迎来新一轮上涨周期。
  (常红 溢真 文/摄)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