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职工学校传来捷报,该校的第23届高补班成绩刷新纪录——本二以上达线率为73%!此外,第一阶段资格线达线率为85%,且文、理科学生与去年高考成绩相较平均提高的分数均在40分以上。
为何本届高补班能取得如此佳绩?因为生源最优?每年招生要求都一样。因为老师最棒?每届老师都是好中选优。因为管理最严?成型的规章制度已践行多年。
抛开年年岁岁相似的“优势”不谈,反观过去的一年,职工学校高补班倒是“因时因势”遇到了一些“变数”。首先,是我们学生家长看得到的‘变’——职工学校移址,从原来紧邻人民公园到如今邻近万善公园。”职工学校副校长王法二说,设备搬移、设施建设、软硬件更新等大格局、小细节上的完善自然“费力不小”。可是,走进“改变”后的新校园,藏经楼”古朴壮美、“古银杏”枝繁叶茂,运河如臂、环抱校园,站立于教室走廊,万善宝塔”耸立在葱绿的大树之冠,处处自然流泻的怡然幽静实在是适合读书学习。除了可看可感的“软环境”,在学校体验一天,各种被善用尽用的“硬实力”也值得赞叹———不反光黑板、标准化课桌、多功能集成讲台等电化教学设备齐全;配有60多台计算机的机房,建立了校内局域网;教室、办公室全部安装了空调;宿舍由宾馆标间改造而来;用餐在“金海汇”;洗澡在“王子浴室”……“其次,是旁人看不到,但我们真正感受到的‘变’——近年来各地高考政策相异、新政频出,导致我们的生源变化也很大。”王法二介绍说,从最开始的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到后来遍布省内,再到如今覆盖镇江市,最直接可见的便是学生数量明显减少。“各地高考政策不同,各类高补班相继‘破壳’,都影响了我们的生源数量。但是,值得欣慰欣喜的是,我们回馈给学生及家长的‘质量’始终‘够硬’。即便是在整体形势并不乐观的今年,我们也交出了最好的成绩单——73%的本二以上达线率创历史新高。”
据悉,在今年的高考中,51人的理科班本一达线人数为7人,本二达线人数为35人,最高分368分;38人的文科班本一达线人数为3人,本二达线人数为13人,最高分351分。与2014年高考成绩相较,理科班学生人均提高40.5分,文科班学生人均提高45.0分,而提分最高的段同学总分提升了66分。
“对我们来说,改变’不仅是挑战,也是‘机遇’,面对、适应、征服,我们便能向‘改变’这一‘新机’要成绩。”对于职工学校高补班而言,不变”的优势师资、特色教学、精细管理都是奠基石与推进器,稳健迈进、行不止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