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勤于锻炼,但许多市民表示,健身效果不如预想的好。最近,我市某健身馆的资深私人健身教练胡云飞常常听到这样那样的抱怨:我运动的效果怎么不如别人那么好?我付出那么多的汗水去运动肥膘怎么减不下来?我的锻炼怎么老是坚持不下来,是不是我太懒……其实,这些问题大多是因为我们的健身方法或思维是错误的。
胡云飞告诉记者:了解健身的人都知道,运动不能只看体重。运动前,很多朋友身上的肉是脂肪含量比较多的肉,运动了一段时间后,肥肉变成肌肉,称一下会发现体重变重了。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必担心,因为我们是通过脂肪含量的高低来检验这一段时间的运动是否有成效,而不是单纯地看体重。”在没有条件去测量体脂含量的时候,可以采用一个土办法:测量自己的手臂围、大腿围、小腿围、腰围、臀围。胡云飞说:也许,一个月辛苦的运动后,你体重变化很小、甚至变重了,但你的腰围、臀围、大腿围都减了,那减肥就是有成效了。”科学的健身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合理的运动方式则会起到相反的负面效果,极大地伤害锻炼者的健身积极性。胡云飞也盘点了一下他遇到的健身爱好者的一些错误的健身方法。
第一种:
运动后“急刹车”
许多人在较为剧烈的运动后立刻停下休息,这样做的后果是肌肉的节律性收缩会停止,原先流进肌肉的大量血液就不能通过肌肉收缩流回心脏,造成血压降低,出现脑部暂时性缺血,引发心慌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甚至休克昏倒等症状。
正确的做法:激烈的运动后,最好拉伸、放松15分钟,跑步的话,慢走10分钟,再拉伸一下腿部肌肉,骑行的也最好慢走一下。拉伸可以提高肌肉的协调性和韧带的柔韧性,让人感觉身体状态很好,改善运动表现。
第二种:
空腹做运动
一些上班族比较忙,有时候会省了晚饭,下班直接去健身房。大家都知道饱腹运动有害健康,其实空腹运动同样不科学。饿着肚子做运动无异于开着一辆没有油的坦克,你的身体需要能量来保证运转。低血糖的人如果不吃东西,空腹运动,很容易撑不下来,甚至晕倒、心慌等。而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运动前不吃东西,运动后反而吃的更多,不容易消化。
正确的做法:运动前可以选择面包、牛奶、果汁、水果等易消化的营养食物。如果急着锻炼微微补充一点,如果有1个小时的消化时间,可以吃到6分饱。
第三种:
大量运动后马上洗浴
较大强度运动之后往往大汗淋漓,这时候人们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快找个地方冲上一把,以为这样肯定既清爽又解乏。其实,剧烈运动后,人体为保持体温的恒定,皮肤表面血管扩张,汗孔张大,排汗增多,以方便散热,此时洗冷水浴会因突然刺激,使血管立即收缩,血液循环阻力加大,同时机体抵抗力降低,人就容易生病。
而如洗热水澡则会继续增加皮肤内的血液流量,血液过多地流进肌肉和皮肤中,导致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轻者头昏眼花,重者虚脱休克,还容易诱发其他慢性疾病。
正确的做法:在运动结束10-20分钟之后再洗澡。
第四种:
运动前和运动中不补水,运动后猛灌水
一般人一天大约出0.5升汗,但跑步1小时的出汗量大约是此量的2-3倍。运动前没有充分饮水,运动过程中也不及时补水,会加重心脏负担,使体温升高,并造成肌肉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机体代谢的废物排泄受阻,最终导致运动疲劳,损害健康,从而影响健身效果。大量运动后会觉得很渴,如果一口气喝个够,会给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特别是给心脏增加负担,造成更加疲劳。
正确的做法:在运动前30分钟适当喝点水,运动中根据运动强度的大小每隔一定时间补一次添加少量盐分的温水,水量不超过100ml。运动后补水不要过猛,建议少量多次。
(云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