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复习资料都去哪儿了?

 


  又是一年高考后,那堆积如山的复习资料该如何处理呢?近段时间,媒体上不断爆出,国内一些城市的高三学生选择毁书、扔试卷来发泄情绪。那么,我市的高中毕业生们又是如何处理那些“书山”的呢?昨日,记者从多所中学高三班级了解到,一个高三学生这一年来的复习资料摞起来接近半人高。在采访中,很多同学表示不忍心去撕书。

  怀念型:
  留作“青春纪念册”
  毕业于我市第五中学高三(9)班的杨夏同学拿出留存在家里的高考复习资料,足足有半人高。她表示,一个高三学生,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一年下来所用的各种复习资料、做过的试卷摞起来达到这个高度是很正常的。
  “可能是文科生的原因吧,对于这些曾经让我又爱又恨的笔记、习题什么的也真是舍不得丢,总觉得都是自己的心血,也记录了我们的成长。还想过以后拿出来教育自己的孩子,看,你老妈我当年读书多认真啊。”同样作为文科生,钱雨朦同学也是把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书籍保留在家,“像政治、历史这些学科,即便是上了大学,我们还是要学的,我高中的班主任是教政治的,并且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所以他之前给我们的政治复习材料我都好好地保存着,以后万一考研也是用得上的。”

  助人型:
  送给“继承者们”
  看着孩子屋内堆得到处都是的高考复习资料,王玲玲女士说:我家女儿的成绩一直不错,这次高考也是超了本一线二十多分,所以这两天有很多亲戚朋友问我要女儿的复习资料。”只可惜,王女士女儿的复习资料和笔记早已经被其他朋友提前“预定”了,在高考前的一个月,就有朋友和王女士打招呼,说等孩子高考结束,就来取孩子用过的书籍。所以孩子一考完试,王女士就开始收拾了,说免得人家来取时手忙脚乱的。除了被熟人提前“预定”,还有一些考生是主动赠送,之前高年级毕业班的同学们都很大方地把复习资料送给我们,所以我也想跟他们一样送给学校里认识的低年级学弟、学妹们。”考生秦婧说。已经毕业两年的孙娟同学则表示,她用过的复习书和笔记都会拿回家给弟弟妹妹做参考,我的高三结束了,弟弟妹妹又要开始继续战斗了,好多学习资料他们也许用得着,所以留给他们,让他们随便选吧。”

  务实型:
  “打包”卖了赚点钱
  记者走访时发现,大多数学生的处理一般是带回家或直接卖掉。学生小顾说,因为是住校生,所以只能把主要的课本带些回家作为纪念。其他的肯定都带不走,只能整理一下卖钱了。不过几年的书装了一三轮车也就卖了一百多,也是让我有点哭笑不得啊。”另外一些同学也是将复习资料整理卖掉,只是他们是将这些资料留给学校的清洁阿姨,让她们废物利用,换点钱。
  “清洁阿姨平日工作很辛苦,我们之前考试,为了让我们有一个好的复习环境,她们也是非常认真辛苦地打扫,不要的复习资料就给她们拿去卖钱吧。”

  教师倡议:
  好东西还是要传承的
  直接撕掉是发泄,卖掉是缺钱,送人是帮助。我市第五中学高二语文组组长朱明慧老师这样表示:好东西还是要需要传承的,如果自己的笔记质量较好,可以送给学弟学妹,这样也不会浪费。而且每个人的复习资料都不一样,每个老师的要求也不一样,可以让学弟学妹和自己的资料相互补充,这样就能发挥复习资料的最大化效益。当然,别人的复习资料也只是参考,最好的复习资料还是自己的整理归纳。”(束丽娜 马骏/文 溢真/摄)
  高考结束后,家长帮考生把书搬回家。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