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重”了菜篮子蔬菜伏缺成定局


  鸡毛菜每斤涨了近1元”,连续遭遇暴雨天气后,市区农贸市场绿叶菜零售价格“跳高”。昨天上午在千家乐农贸市场内,市民于珍娣说,鸡毛菜卖到每斤5元,不如天天吃鸡蛋了。
  据南门蔬菜批发市场的批发商介绍,青菜等本地叶类菜批发价格,比上星期涨了一成多,客菜上市量平稳,价格略有抬升。但本地叶菜伏缺已成定局,预计涝情的负面影响将持续到中秋前后,菜价还可能继续上涨。


  本地蔬菜量减价涨
  记者昨天上午在城北农贸市场看到,几乎每个摊主都把绿叶蔬菜放在了较为显眼的位置,以吸引顾客。
  “这空心菜怎么卖?”住在西门的吴阿姨昨天在城北农贸市场询问一位摊主。“每斤三块五。”居然这么贵。”她转而去其他摊点。一圈问下来,卖相”好点的,都是这个价。
  “连日大雨,田头淹掉了不少。主要靠本地供应的鸡毛菜、生菜等“叶类菜,价格大涨了三四成。”市场内的一位摊主司马文华说,大雨后菜农菜地的蔬菜损失大。前几天,鸡毛菜每斤3元多,昨天一下蹿到每斤4.5元、5元以上,卖相”不好的才会稍便宜一点。叶类菜中,生菜涨幅也很猛。昨天卖价是每斤3元,大雨前,只要每斤2元。除了鸡毛菜、生菜,绝大多数本地蔬菜都不同程度涨价。如茄子,前几天仅卖每斤3元,昨天是3.5元甚至4元;黄瓜,也从前几天的2元,涨到了2.5元、3元;丝瓜由2.5元涨到3.5元;西红柿则从2元涨到3.5元左右;而苋菜昨天竟卖出每斤9元的价格。只有毛豆、西兰花、冬瓜等当令菜价格基本稳定,没有受大雨菜地被淹影响……一些本地菜摊主说,连续降雨明显影响了部分叶类菜的生长,如若接下来下雨持续,叶类菜价可能还会继续涨。

  外地蔬菜供应充足
  市农贸市场管理人员昨告诉记者,受损失较大的主要是茄果类蔬菜,比如番茄、辣椒等,因为这一类的蔬菜生长周期长,现在又正是盛产期。幸亏外地菜援兵源源不断地调来,而且外地蔬菜货源近期继续集中上市,蔬菜整体到货量充足,大白菜、西红柿、白萝卜、土豆等10个大类品种的综合平均价格涨幅不明显。
  比如夏季当家蔬菜冬瓜、茄子、毛豆、丝瓜等,由于上市量增多,价格还会有所回落。市商务局监测的蔬菜品种中,涨幅较大的为青菜、包菜、芹菜、西红柿和薄皮青椒等。商务局人士表示,近期正处在蔬菜生长旺季,上市品种多,后期如果雨水渐停,预计菜价将有所回落。我市外地蔬菜主要来自常州市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目前,我市的蔬菜批发商正尽量多方组织外地菜保障供给。

  地产菜伏缺成定局
  “今年伏缺可以说已成定局。”南门蔬菜批发市场的蔬菜批发商季大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进入梅雨季节后,雨水偏多对本地叶菜的影响很大,根据目前的情况看,未来并不乐观。最近以来,主要还是外地菜在“撑场面”。主要以白菜、包菜、娃娃菜、花菜、莴苣等为主。就目前蔬菜批发市场种种蔬菜的平均价格来看,上涨了15%左右。暴雨开始,就直接影响了本地叶菜的价格。他承包的30亩菜地只有4亩幸存,其它菜地都淹掉了,现在还无法补种。城北农贸市场管理人员戴建明介绍说,近几年中,受雨水影响菜价大幅上涨的情况,发生在四年前。四年前的那场雨虽然持续时间多达40天,但雨量没这么大,那一年小青菜批发价就卖到3元多。而此次的双重叠加带来的影响更大,也将是近年来对本地叶菜影响最严重的一次。乐观地预计这一波影响起码要持续到中秋节。如果接下来雨水不断,雨停后又突然进入高温天,势必会进一步延缓补种的进度,使下一茬菜播种延迟,要到九、十月才能大量上市。这对伏缺影响会非常大,本地叶菜菜价还有继续上涨的空间,甚至可能会延续到11月份。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