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连年减产原是水渠灌溉不畅

  ◆市民反映
  近日,延陵镇利民大队后保村的村民给本报打来求助电话,说后保村的后西队和后北队两个村上庄稼的收成近几年来大打折扣,原因是早在三年前,他们一直用来灌溉稻田的沟渠就已经不能满足农田的灌溉需要了,而新开挖的沟渠表面因没有浇筑水泥也总是塌陷,水渠排水不畅严重影响了农田的灌溉。

  ◆记者调查
  随后,记者来到了延陵镇利民村后保自然村,村民们告诉记者,之前的水渠太过狭小,已经不适应农田水利的灌溉,后来他们将情况反映到农水站,农水站的工作人员前来施工,可工程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彻底完工。“你看这个渠道还是不能放水,我们田里面栽下去的稻子会全部都干死掉。”村民们无奈地告诉记者。
  原来,这个眼前长满了杂草的就是三年前开挖的新沟渠,由于表面没有浇筑水泥,一到下雨天,两边的泥土就会被雨水冲得坍塌下来,灌溉也因此成了难题,久而久之,每到种水稻的季节,灌溉都成了村民的烦心事,来年庄稼的收成也就受到了影响。
  “我们希望在水渠上砌水泥,要不然,下暴雨或者进行灌溉的时候,泥土就会坍塌下来,将水渠道口堵起来了。”村民李女士建议道。
  村民们说,后西队和后北队两个村小组的庄稼大概有100亩地,都靠这一条沟渠来灌溉,过去的三年,村民们只能依靠天公作美,下几场暴雨,不然就是把长满杂草和坍塌的沟渠暂时清理一下,勉强进行灌溉。“水稻对水的要求很高,如果在需要水的时候没有水,那水稻就会干死,亩产量怎么可能高?”村民们这样向记者阐述道。
  村民们说,由于灌溉不到位,他们已经连续三年粮食产量受损,这让靠庄稼吃饭的村民们很是苦恼。现在,村民们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相关部门能尽快帮助他们把沟渠修复,方便大家进行稻田灌溉。

  ◆部门回应
  为了帮助村民们解决这个难题,记者随后向延陵镇农水站反映了情况,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延陵镇农田较多,因此主要的资金和人力都会先投放到主沟渠上,而后保村的沟渠属于支渠,因此改造措施也就会相对放缓一些。但是村民们的收成毕竟是他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他们会尽快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帮助村民解决燃眉之急。“我们现在改造主要是干渠为主,支渠为副,后保村属于支渠,所以现在我们只能制订一个应急方案,再来争取立项,招投标改造。”这位负责人说道。
  随后,记者将部门的回应告诉了后保村的村民,村民们也对相关部门能够制订应急方案表示感谢。
  (庄东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