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扒英雄们,好样的!

  不求名利、只求正义,不畏恶势力、只为保护群众财产安全……这是我市“民间反扒志愿者联盟大队”核心成员韦涛的心声吐露,自参加反扒大队以来,他和队友兄弟们便放弃了全部休息时间,一起深入闹市区进行反扒活动;他也放弃了和家人共同出门逛街的机会,只为保护至亲之人的生命安全,避免遭受打击报复。于全市而言,他不仅仅是刚刚荣膺“最美丹阳青年”的反扒志愿者,他和他的队友们更是默默守护这座城市的无名英雄。
  记者见到韦涛时,他口中说的最多的就是“这是兄弟们的功劳,我一个人获奖受之有愧……”尽管获得了“最美丹阳青年”称号,但他却认为,这项荣誉的获得与整个团队的密切配合、分工合作有很大的关系,这是对团队的褒奖。
  正义感油然而生:一拍即合成立反扒联盟针对闹市区扒手猖獗的现象,2011年6月,在一名90后的倡议下,韦涛及其他几名热血青年一拍即合,成立了一个反扒联盟来一起抓小偷,保护市民的“钱袋子”。后来,联盟”又改名为“民间反扒志愿者大队”,这也是镇江地区唯一一支民间反扒队伍。
  消息传开后,反扒志愿者队伍开始壮大起来,虽然大部分人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这并没有打消他们抓小偷的热情,只要是休息日,他们便聚在一起讨论反扒策略,蹲点、抓小偷,迄今为止,团队里编辑在册的有30多人,其中经常进行反扒活动的8到10人。
  “节假日扒手比较猖狂,特别是在超市、公交车及站台那块,他们仗着人多都敢明目张胆地下手偷老百姓的财物,实在是可恨!”韦涛告诉记者,大队成立后,他和队员便在这些闹市区附近活动,盯紧那些形迹可疑的人,看准时机抓他们。令他遗憾的是,由于缺少实战经验,第一次抓捕并未抓到扒手的现行。在汽车东站那里,我们看到四个人形迹可疑,便上前按倒,没想到还是慢了一步。”据他回忆,四个人他们只抓住了三个,跑了一个,而跑了的那个人才是关键,赃物也在他手里。
  第一次抓捕行动的失败,并未令他们沮丧,反而鼓起斗志,争取下次行动成功。在警方便衣队的经验分享下,反扒队员开始慢慢掌握了“盯人”的诀窍:既要盯对人,也要不被人发现。
  然而,反扒行动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除了要花时间耐心地跟随扒手,也要做好行动失败的准备。
  据他回忆,有一次,他和队员把扒手抓了个现行,在无路可逃的情形下,扒手竟然拿出刀片对准前额划下,他的血马上就喷出来了,围观群众越来越多,最终只能不了了之。”他告诉记者,这样的情形并不少,一旦被队员们抓住,一些扒手会破罐子破摔,采取自残的方式以求自保,即便如此,我们也会尽量和扒手斡旋,争取不放过任何一个扒手。”硬汉也柔情:为保护家人极少一起逛街“以快对慢、以多对少”,是反扒大队的行动准则。但是,一些丧心病狂的扒手与反扒队员正面交锋后,少不了对队员们打击报复发泄怨气,考虑到家人及自身安全,反扒志愿者大队差点因此而解散。
  “个别队员及家庭遭到了扒手的跟踪、威胁,他们中的有些只能中途退出。”说起扒手的打击报复,一名反扒志愿者显得很无奈,我们也有血有肉,每个人都有家庭。
  扒手们实在太可恨,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可以对扒手起到威慑作用……”韦涛表示,对于自己进行的反扒活动,家人其实并不赞成,这在队员中也是一个普遍现象。“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们在明处,难免会被扒手惦记着施以报复。”他说,自参加反扒活动以来,他都不敢和家人一起出门逛街,深怕被认出来了家人受到伤害。
  尽管如此,但他却从未放弃继续反扒的决心。“也许是和从前的入伍经历有关吧,就想着为社会、为国家做点什么。”韦涛告诉记者,反扒大队里80%是退伍军人,只要团队不解散,我们就会继续行动下去。”截止到今年3月,反扒志愿者大队共行动70余次,累计300多个小时,出动560余人次,共计抓捕扒窃分子26人,其中扭送公安机关14人,替市民挽回经济损失5万余元,间接制止扒窃行为不计其数。
  近两年,在公安干警与民间反扒的通力协作共同打击下,不少常居或流窜的扒窃团伙已经分崩离析,扒手偷窃行为相比往年已有明显减少。
  (陶妍  蒋玉)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