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防病知识


    洪涝灾害期间,特别是饮用水的卫生难以得到保障,首先要预防的是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等。另外,人畜共患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洪涝期间极易发生的,如鼠媒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寄生虫病:血吸虫病;虫媒传染病: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以吐泻大量米汤样排泄物、严重失水、肌肉痉挛为特征,多因休克、尿毒症及酸中毒死亡。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患者开始感觉疲倦、无力,不思饮食,常有肚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接着就发高烧,约二周左右才逐渐退烧。发病的第二周,病人身上还会出现一些淡红色疹子,脾脏会肿大。病重者还可能有神志不清烦燥不安,说胡话等症状,后期还可能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
    细菌性痢疾是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炎症,是由污染了病菌的饮料和食物传播的,苍蝇也能传播痢疾。痢疾的症状是腹痛、腹泻(大便数量不多,常带有脓血和粘液),每天几次到十多次,里急后重(大便后仍有未解完的感觉)。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病初起时,病人觉得浑身无力,厌食,特别不愿吃油腻的东西,常感恶心、腹泻,右上腹痛,有的患者还出现发烧,眼球发黄,小便也黄得似浓茶,若眼球皮肤发黄的叫“黄胆型肝炎”,如皮肤、眼球不发黄,为“无    黄胆型肝炎”。
    流行性出血热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人得了这种病,会严重损害健康。急性病人或慢性病人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病人病情会逐渐加重,产生腹水、巨脾、侏儒症等严重后果,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甚至危及生命。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造成的,通过疟蚊传播的全球性急性寄生虫传染病,以周期性冷热发作为最主要特征,脾肿大、贫血以及脑、肝、肾、心、肠、胃等受损引起的各种综合征。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
    洪灾期间,为保护自身健康、减少疾病发生,灾区群众应做到:1.注意饮用水卫生。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 ;装水的缸、桶、锅、盆等必须干净,并经常倒空清洗 ;对临时的饮用井水、河水、湖水、塘水,一定要进行消毒 ;混浊度大、污染严重的水,必须先加明矾澄清。
    2.注意食品卫生。不吃腐败    变质或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 ;不吃剩饭剩菜,不吃生冷食物 ;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和水产品 ;食物生熟要分开 ;碗筷要清洁消毒后使用 ;不要到无卫生许可证的摊档购买食品。
    3.注意环境卫生。消除住所外的污泥,垫上砂石或新土 ;清除井水污泥并投以漂白粉消毒 ;家具清洗一遍再搬入居室 ;整修厕所,修补禽畜圈。不要随地大小便,粪便、排泄物和垃圾要排放在指定区域 ;4.加强家畜的管理。
    5.做好防蝇灭蝇,防鼠灭鼠,灭螨防螨。粪缸、粪坑中加药杀蛆 ;室内用苍蝇拍灭蝇,食物用防蝇罩遮罩 ;动物尸体要深埋,土层要夯实。人群较集中的地方,也是鼠类密度较高的地方 ;当发现老鼠异常增多的情况需要及时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
    保持住屋和附近地面整洁干燥,不要在草堆上坐卧、休息。
    6.如果感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找医生诊治。特别是发热、腹泻病人,要尽快寻求医生帮助。其次是遵听医嘱,配合传染病隔离,注意相关药物使用方法。
    7.注意手部清洁,不用手、     尤其是脏手揉眼睛。各人的毛巾、脸盆、手帕应当单用,如果不得不与病人共用脸盆,则应让健康人先用,病人后用,用完以肥皂将脸盆洗净。
    8.接触病人的人应带口罩,口罩应每天换洗和消毒。如皮肤、粘膜被患者的血、尿或口腔分泌物污染,应立刻用消毒酒精擦拭消毒。被病人血、排泄物污染的环境和物品也应及时消毒。
    9.为预防皮肤擦烂,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随身用毛巾等擦汗。可以在皮肤皱折部位扑些痱子粉。下水劳动时,每隔1~2小时休息一次,擦干脚,在阳光下曝晒片刻。每次劳动离水后,一定要洗净脚,穿干鞋。当发现脚部皮肤破溃并有加重趋势时,如情况许可应暂时不要下水。要设法穿长统靴。有足部皮肤病的应少下水。
    10.在血吸虫病流行区,不接触疫水是预防血吸虫病最好的方法。接触疫水前,在可能接触疫水的部位涂抹防护药,如防锄霜和皮避敌等,穿戴防护用品,如胶靴、胶手套、胶裤等。接触了疫水应主动去血防部门检查,发现感染应早期治疗,以防止发病。(健教)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