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碑《登云桥记》的背后历史

  编者按:现居南京的王春南先生是丹阳籍著名学者,他早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曾任新华日报社编辑、人民日报社编辑、江苏古籍出版社编审、《民国春秋》杂志副主编。上期本版有关登云桥的古碑引起了王春南先生的浓厚兴趣,他特意向本报投稿,现全文刊载,以飨读者。

  表弟吴龙大寄来了2015年6月18日的《丹阳日报》。第20版《文化行》刊载的《古碑〈登云桥记〉重新“安家”》一文,报道了皇塘镇滕村古碑《登云桥记》受到妥善保护的情况,引起了我的兴趣。
  我手头有一份手录的《登云桥记》碑文。几年前,我和弟弟王志南及侄儿回老家滕村过春节,我们特地借了一张长竹梯,扛到登云桥,在桥的西侧将梯放入河中。我从梯子下到桥墩上嵌的《登云桥记》古碑旁,仔细观摩碑文,只见文字大多漫灭,至为可惜。我将可以辨识的抄了下来,无法辨认的,用方框代表。数了一下,字迹清晰的仅72字。
  《登云桥记》古碑文字,与《姜凤阿文集》所收《登云桥记》,有一些出入。如文集中《登云桥记》云“当有桥以镇其左”,古碑作“当有桥以镇其东”。这种差异的造成,可能是因为,《登云桥记》收入文集时,姜宝作了推敲。
  从《登云桥记》看,建造此桥的缘由有三:一是采纳“堪舆家”(风水先生)建议,在村东建桥以“镇”河(吕渎河);二是次子姜士昌“万历己卯、庚辰联得举”,即在万历七年、八年接连考中举人、进士,建桥以示庆贺。三是将吕渎河与西面吕城的新河、东面白鹤溪河打通时,拆掉原有的水闸,拆下的石料要加以利用。建造登云桥是一大善举,方便了滕村及周围地区居民的出行。上世纪50年代,我就是从滕村村南,走过登云桥,步行至奔牛,乘火车到外地求学的。工作以后回乡,必经登云桥。312国道建成后,才改由国道回家。
  姜宝在家乡做的善事很多。
  《明史》说他曾“割田千亩,以赡宗族”。他拿出了1000亩地,用这些地的收入,供养需要赡养的族人。
  造桥的费用,包括木桩、石料、灰料,及工匠的工资、伙食费,共“百余金”。这里的“金”,不是黄金,而是“银”单位两)。所以,造桥花费的“百余金”,就是百余两银子。除了族人祝贺姜士昌连中举人、进士的“二十六金”贺金”外,其余都是由姜宝承担。
  登云桥因姜士昌科举接连高中而建,取名“登云”,寓有青云直上之意。后来姜士昌做到江西参政。参政是省行政长官布政使的下属,即道台,从三品。
  据《姜凤阿文集》载,姜宝的祖上是江苏溧阳人。元顺帝末年,滕村姜氏始祖避乱“江左”(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在丹阳滕村安了家。姜宝是滕村姜氏第七代。他的父亲“石溪处士”隐居不仕,博道(通)文史,旁及阴阳卜筮之书”。这就是“父子进士”姜宝、姜士昌)的家庭背景。姜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进士。
  曾任南京礼部尚书,正二品。为何要在“礼部尚书”前加“南京”二字呢?原来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南京保留了六部建置,六部尚书品级跟北京的六部尚书相同,但俸禄要低一些。礼部尚书管的事很多,主要是掌管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和接待四方宾客等。
  姜宝在文学上有相当造诣。
  明代“后七子”之首、才雄学富”的文学家王世贞,曾为《姜凤阿文集》作序,极推(姜)宝之学”。
  姜宝师从明代散文家、武进唐顺之。他的文章风格,属归有光一路:朴素简洁,善于叙事。南京图书馆藏《姜凤阿文集》,尚存10卷(原38卷),系明代抄本,用水平很高的楷书抄写,有文物价值和书法价值,希望家乡能加以利用。
  姜宝、姜士昌父子都是正直之士。姜宝因为不依附权臣严嵩,曾遭排挤。姜士昌因直言,被贬为兴安典史,仕途坎坷。他们的事迹载入了《明史·姜士昌传》。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