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三博医院回访组来到吕城镇圣旨西路朱琴华的家里,对朱琴华的儿子进行了病后回访。得知朱琴华的儿子江峰(化名)的病情没有再反复过,回访组十分高兴并将其在医院检查治病的全部资料带回医院,因为这个病例特别具有典型性。自2011年9月18日儿子从三博医院出院回家后,三年多来,再也没有犯过病,身体恢复很快。
回访结果如此之好,让母亲朱华琴安心地流泪了……想起这些年儿子治病的点点滴滴,曾经为了挂到专家号,连续24天早起四五点排队,光是挂号费就用掉了6600元;踏遍十多省市,曾经48昼夜守在儿子手术病床前;家里收入微薄,但为给孩子治病,借了100多万元债……在整个历程中,朱华琴吃了整整30年的苦,但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无怨无悔。
怪病缠身,母亲背着儿子上学
朱琴华今年62岁,儿子今年31岁。儿子出生后一周岁左右,朱琴华发现他走路一颠一颠的,右手和右脚不能用力,走起路来十分吃力。于是朱琴华带着儿子去吕城以及丹阳市区的医院检查,都没有检查出是什么病。为了给孩子治病,朱琴华带着儿子去了上海儿童医院,但仍旧没有查出是什么病。就这样,儿子一瘸一拐直到上了小学,虽然学习成绩不错,但是不能用右手写字,只能用左手,每天上学也很不方便,只能靠母亲背着去上学。无论刮风下雨,朱琴华总是按时按点背着儿子去上学,一天一刻都不落下,上完了小学,还上了初中。
上初中时,儿子发现自己的额头左侧间歇性疼痛,并且越来越严重,后来开始抽搐,有时候一天要抽搐两三次,每次抽搐的时间都会在半小时左右,抽搐最痛苦的时候,都会咬破舌头,鲜血直流。于是每天晚上,朱琴华就在儿子的床头准备一片竹片,以便孩子在抽搐时撬开牙齿避免咬舌。有一天晚上朱琴华没有抓稳竹片,孩子差点将竹片吞进喉咙,这让朱琴华吓了一身汗。从那以后,朱琴华就只好用筷子了。正是这件事,让朱华琴萌生了“一定要为孩子治病”的念头。
儿子学学停停勉强读完初中,但是病情却一天天加重,无法再上高中。于是,朱琴华带着儿子走上了艰难的全国寻医路。
倾其所有,母亲带儿子二上北京
丹阳、镇江、南京、常州、无锡、苏州、上海……母亲就像是一只不知停歇的陀螺,一直转个不停。每到一个城市,朱琴华都会将这个城市的医院跑个遍,她不想漏掉任何一个治病的机会,同时为了防止儿子半路发病倒下,朱琴华缝了一条结实的布带,一边套着儿子,一边拴在自己的腰上。
在这些年的治病过程中,其中江苏省中医院的一段治疗曾似乎让儿子的病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医生依旧不能确定江峰的病因。省中医院疑难杂症专家叶果强了解了母子俩的寻医历程后,十分关注并时常电话询问其病情发展情况,且多次捐钱给朱琴华母子。说实话,这几年间,朱琴华母子辗转十多个省市,费用花去了几十万元,但是病情仍旧没有得到根本上的好转。
上过学的儿子对网络搜索比较在行,经过查询打听得知我国神经外科、脑科医学权威王忠诚在北京,聊天中他将这个信息告诉了母亲。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于是朱琴华整日做着这样一个梦,那就是去北京看最好的医生,治儿子的病。要实现这一想法谈何容易?不知道医生所在医院,没有任何的联系方式,就连之前一直支持他的丈夫也劝说她不要意气用事,且最大的问题是朱琴华家“没钱了”。但是,这位伟大的母亲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再难也要给儿子看病。
2009年5月6日,朱琴华揣着借来的十余万元,在没有任何联系的情况下,一路北上直奔京城。每到一家医院都挂号咨询,从三0一医院到协和医院再到天坛医院……途中得知王忠诚的大弟子在天坛医院,为了能挂上号,朱琴华连续24天起早四五点挂号,总共挂上了11次,花了6600元,仍旧没有挂到想要的专家号。后来,朱琴华又辗转到王忠诚另一个徒弟栾国民教授处寻医,也是无功而返。那借来的十万元很快在之后的几次病急乱投医却毫无起色的治疗中消耗殆尽。
回到丹阳后,儿子又数次发病甚至被下了病危通知书也被实施过抢救。病情不等人,看着孩子愈发严重的样子,冥冥中朱华琴觉得还是得上北京救儿子。村里一些企业知道了朱华琴的事,纷纷捐款助她上北京,很多村民也借款给她,有的人连借据也不要她写。拿上这些爱心善款,朱华琴咬咬牙又将房子抵押了出去,换来几万元钱,毫不犹豫带着儿子二上北京。这一次,朱华琴心意已决,不治好儿子的病,她死也不回去,于是她带着孩子“赖”上了三博医院。
这次北上时间已经是冬天,因为没有钱找地方住,朱华琴便“住在”医院的走廊上。她将毛巾晒干后裹在手臂上,将方便袋套在脚上,用透明胶缠绕裹住保暖,一日三餐都是白馒头。那段时间医院里很多病人及家属都认识了这位伟大的母亲,对朱华琴一心救儿的故事与举动十分敬佩。于是,病区很多人有空就为她买热饭菜,也有人为她买来棉衣棉鞋。有了这些好心人的帮忙,朱华琴慢慢熬过了最严酷的时光,最终,等到了脑科权威栾国民教授回医院。
朱华琴的整个历程最终打动了栾国民教授,栾教授邀请院内神经科的二十多位专家坐诊,对她儿子进行全面检查,最终确诊其为症状性癫痫和左侧颞顶脑裂畸形。随后,由栾国民教授亲自主刀,经过十个多小时,成功为儿子进行了脑部手术。术后,儿子恢复良好,回到家乡后也没有再发过一次病。
30年来,这位苦难的母亲终于不用再彻夜难眠,不用害怕儿子发病出意外,她终于可以开始睡一个个安稳觉了。而今,儿子恢复到有时还能帮着母亲干些活,一家人的生活正在慢慢好转,重新过上了正常而平静的日子。
(赵理章 李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