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有你,苦一点也愿意!”


   
     
   
   
      
   



   
     
   
   
      
  



  一路上有你,苦一点也愿意,就算是为了分离与我相遇:一路上有你,痛一点也愿意,就算这辈子注定要和你分离……”当年,还记得张学友深情演唱的《一路上有你》吗,丹阳好丈夫范川海,就用自己的善良之心和满腔真情,演绎了现实版的《一路上有你》。
  妻子患上类风湿关节炎,瘫痪在床,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由于性格内向,碍于面子,从此不再出门。怎么办?好心的范川海没来得及多想,在精心照顾妻子的同时,将自己所见所闻,讲给妻子听,让妻子听在耳里,暖在心里;为了让妻子孤寂的心情,远离老年痴呆,范川海及儿女还与妻子互动,当起了妻子听众,每天请妻子忆往昔、讲旧情。而这种互动,到今年已有21个年头。
  6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云阳街道江南人家社区范川海的家,倾听这首由范川海演绎的感人的“歌”。

  妻子患病,他携她各地寻医问诊
  在江南人家社区干部林虹的引领下,记者敲响了范川海老人家的门,范川海热情地迎了出来。记者走进去,只见范川海妻子张阿风面对桌子坐在餐厅,范川海手里握着一块毛巾,他说,“天气有点热,刚为她洗洗脸,擦擦身。”“我丈夫人好,心好!”得知记者来意后,张阿风连连夸奖丈夫,她说,吃饭、穿衣、洗澡、上厕所等等,都是她丈夫前后照应,“蛮贴心,蛮细心哦,你说,这样的好丈夫到哪里去找呀?”范川海今年68岁,老家是开发区横塘留雁村,妻子张阿风今年67岁,珥陵镇人,两人皆出生农村。40多年前,经人介绍,1969年结婚,婚后育有一儿一女。谈起妻子的病情,范川海说,1989年的一天,妻子张阿风突感身体不适,后经丹阳市人民医院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
  “那时起,妻子走路越来越吃力,出行时,我得一刻不离地扶着她,做她的‘拐杖’。”看到妻子一天比一天难受,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范川海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为治好妻子的病,范川海从银行取出多年的存款积蓄,携扶妻子,先后在溧阳、南京、常州、上海等地医院看过病,日子一天天过去,妻子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变本加厉,“从1994年起,妻子从此瘫痪在床上了。”

  妻子孤寂,他给她说说身边事儿
  当年,张阿风瘫痪在床时的起初,因失去了运动能力,内心空虚,脑子麻木,落寞痛苦,煎熬得她常常吃不下饭,睡不着觉,那时,丈夫范川海常常给她讲一些农田的事情,让她极力回归昔日的生活,渐渐地,内心充实了,也想开了,“丈夫是个有心人,每天与我分享农活的事儿,让我走出了心里枯竭的困境。”家里曾经耕种了两亩地,妻子患病前,范川海不仅是个料理家务的贤内手,而且是个干农活的好帮手。那时,张阿风只要一做完家务活儿,就深入田边地角忙起来了,他说,妻子性格内向,自从瘫痪后,怕别人看到她而难过,再也不肯出门了。“于是,我把每天听到、看到、接触到的亲戚事、身边事、农家事……所有遇到的事,适时给妻子讲讲,这样她心里会好受一些。”就这样,范川海每天将大事小事拉拉杂杂告诉妻子。
  记者看到,60多岁的张阿风头发明显稀疏,但没有白发,除了左手能极力地做些吃饭、喝水等之类的事情外,其它的事儿,真的无法做了。她的左手和双腿以及部分身体部位,不仅恶性萎缩,而且严重弯曲变形。见记者认真打量着她,她乐观地笑着来了一句,这么多年,如果不是丈夫天天开导我,我可能患上老年痴呆症了。”

  妻子压抑,他听她说说心里事儿
  范川海告诉记者,目前妻子就这个样子,每天6点起床,晚上8点休息,比较有规律。平时以稀饭和面条为主食,有时也能吃一两米饭。“时间长了,妻子手腿慢慢开始不听使唤,变形得更严重了。”范川海说,好在妻子眼、脑、鼻、嘴方面的能力没有缺失,能讲话,脑子清醒,但手腿不便,想做什么都不能做了。”妻子无法出行与左邻右舍接触,仅凭我与她说说事儿,也不能彻底解决她内心的寂寞和烦闷,为让妻子说出内心的苦闷,范川海说,这里面还有自己的一个“小妙计”。他听人讲,如果老不动脑筋,包括很少讲话,思维就会紊乱,时间长了还会容易患老年痴呆。“妻子已经这个样子了,如果再患老年痴呆,那会更痛苦,也会加重他的负担”,基于这样的考虑,几个月后,范川海想到了让妻子动脑筋和开口的“妙招”———每天范川海与妻子沟通一会儿后,就请她讲讲事儿,讲她的经历和难忘的事,听她的倾诉。
  讲讲事儿一点也不为难张阿风。范川海说妻子儿时贫困的坎坷经历与其父母及亲戚的一些往事等等,内心揣着一箩筐的事儿:儿时过年的事儿、与儿时伙伴的事儿、左邻右舍的事儿……“这么多年来,妻子都记得一清二楚。”“听妻子的讲述,我像听老师讲课一样聚精会神,每当妻子讲到伤心动情处,我就情不自禁流下了泪水;当妻子讲到动情处,我就拍拍妻子的肩膀安慰她;当妻子讲到开心处,我就笑了起来……”

  哄她开心,将她当小孩呵护有加
  儿子大学毕业后,在河北工作并成家,为了改善我与妻子的居住环境,这房子,就是我儿子买来给我与妻子居住的,2010年,就搬进来了。”提及儿子的孝心,范川海说,儿子范卫华基本每晚都来电,都要在电话里与他妈妈讲一阵子事儿,每次挂完电话后,妻子心里踏实多了。”“我女儿范娟花距我这里很近,步行仅10分钟路程,经常和她母亲拉家常,来看望一下我们俩。”范川海说,起初他要求妻子讲事儿时,妻子还不是很适应,开始时就像哄小孩一样,但现在已经成了家中的一个习惯,一家人都喜欢听妻子讲事儿。
  张阿风说,给丈夫和家人讲事儿,是在回忆过去;听家人讲事儿,是在了解他们的一点一滴。这一切,都让她非常开心。这么多年来,除了儿女们的尽孝外,她更感动的是,20多年来,我丈夫帮我洗脸、梳头、擦身、洗脚,服侍吃饭、服药、说事儿……我就像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被他呵护照顾着。”说着,范川海端来一碗事先准备的温水,轻轻地放在妻子桌子边上,张阿风习惯性地用一只不太听话的左手,拿起调羹,慢慢地一匙一匙地从碗里舀着,送进嘴里,她说,20年前,只能每天躺在床上动弹不得,由于丈夫每天帮他泡脚、用药物进行治疗,几年前,她在丈夫的搀扶下能在椅子上勉强坐一会儿了,她说,这么多年来,苦了丈夫,只能下辈子来还了。”“妻子患病,我就应该一路陪着,就算前面的风雨再大,就算前面的道路再难险,我也要陪着走下去。”采访握别时,范川海老人说,因为有一首歌,名叫《一路上有你》,妻子喜欢听,我更喜欢听,有时我俩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佘记其 蒋爱华 文/摄)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