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车险“亢奋”推销

   您好,请问是姜小姐吗?您的车险快到期了,我们最近正在搞活动,会额外赠送你一个行车记录仪……”最近一周内,车主姜小姐每天都要不断接到类似的电话。而与姜小姐有相同遭遇的市民还有很多,每到车险即将到期之时,就会有保险人员进行电话推销,而有很多时候,这些电话推销成了一种“轰炸”。近日,市民姜小姐、俞先生以及周女士陆续致电本报,向记者一起“投诉”这让他们非常反感的电话车险。
  
  一周13个电话车主不堪其扰
  市民姜女士告诉记者,她是去年买的车,保险到今年的6月份到期。可自从今年的4月份起,她就陆陆续续接到了多家保险公司的推销电话,在电话中,这些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不知疲惫地给姜女士推销着他们的车险,同时还给出了很诱人的价格和赠送品。
  “其中有一家保险公司居然换了2个不同的客服人员给我拨打电话,说因为电话投保,可以省去10%~15%的人工费用,所以价格也会比我自己去保险公司投保要至少便宜10%,除此之外,他们还赠送我一个行车记录仪。”姜女士告诉记者,她当时一听,觉得非常划算。可她转念一想,自己的一个朋友也是做车险的,无奈之下,姜女士只好回绝了这位电话销售人员。
  姜女士本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可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内,她不断地接到这家保险公司的电话。在姜女士明确表示不愿意投保之后,另外几家保险公司也盯上了姜女士,在姜女士向记者展示的通话记录中,一个星期内,就有5家保险公司给姜女士打了13个电话,其中一个电话还是晚上6点多呼入的。不仅如此,这些保险公司还给姜女士发送了各种推销短信。这其中只有一家的短信上提示回复“0000”可屏蔽,其他都是“来去自如”。

  推销人员竟知车主出险全况
  与姜女士的投诉不同,俞先生的投诉更让记者感到惊讶。俞先生告诉记者,最近这段时间他收到了很多保险公司的电话车险推销,可最让他吃惊的是一位电话车险推销人员居然知道他的汽车出险和理赔的细节。
  “当时我说我有朋友是做车险的,就不劳烦他们了,可这位电话车险的工作人员却说,你和你朋友的关系不怎么样啊?我就感到诧异,他为什么这样说?他就告诉我,说我去年6月份有一次碰撞事故,可是直到11月份才拿到赔偿。说我这朋友怎么可以让我的理赔时间拖延这么久,而他们是一对一的服务,会让我理赔更加顺利。”俞先生说:我当时就蒙了,一般保险公司了解车辆的出险次数,以便对投保方的保险金额进行量化也是很正常的,可我什么资料都没有提供,对方把我的信息了解得这样清楚,这让我感到非常惊讶。”采访中,另外一家车险公司的销售人员又给俞先生打来电话。在俞先生的追问下,这位工作人员称,他们需要得到俞先生的车架号和身份证号码才可以查到详细信息,在俞先生不提供这些信息的前提下,他们是查不到俞先生的出险具体信息的。

  政策“禁呼”车险公司“勤呼”
  那到底有多少人受到过电话车险的骚扰呢?日前,在欧尚超市停车场和华地超市停车场,记者随机采访了17位司机,其中除了一位车辆登记在自己丈夫下的毛女士和开自己父亲车的梁先生没有接到过电话车险的推销之外,15位司机皆向记者反映,他们每到保险快要到期的时候,就频繁地接到这类电话,有时候在他们明确表示不愿意投保的情况下,依旧有保险公司对他们进行电话推销。
  记者也就此事咨询了我市金矛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蒋志刚,他告诉记者,在2013年,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就下达了《关于规范财产保险公司电话营销业务市场秩序禁止电话营销扰民有关事项的通知》,上面明确规定,各公司应当加强呼出业务管理,杜绝电话扰民现象发生。
  各公司应当严格限定呼叫期间,对续保客户的呼出时间不得早于保单到期日前四十天;各公司应当制定合理的呼叫时间,切实避免打扰接听客户的正常工作生活。
  而记者在保险与今年5月11日到期的周女士的手机上发现,早在3月19日就有车险公司的电话销售进行了电话推销,比“对续保客户的呼出时间不得早于保单到期日前四十天”的规定早了10多天。而上述“通知”的第四条更是明确规定,各公司应当完善电话号码屏蔽制度,建立行业“禁呼名单”共享机制。对明确表示不投保或拒绝继续接听电话的,公司应当通过技术手段对有关电话号码进行屏蔽。各公司应当与行业共享“禁呼名单”数据库,对其他公司确定屏蔽的电话号码,屏蔽期间各公司都不得再次呼出。
  “通知”已经出台近2年,可车险电话推销行业还如此的“野蛮”和“亢奋”,不得不让人感到痛心,何时车险行业能靠服务留住顾客而不是靠这种“热情”得让人难以接受的推销,这才是值得这个行业需要深思的问题。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