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带边上,张阿姨钳起一块吃剩的面包,上面密密麻麻爬满了蚂蚁,虽然抖弄了一会,但蚂蚁还是爬到了手上,她不停地拍打着胳膊。
让人心疼的是,一个垃圾筒,就立在两步开外。
每天天未亮,数百名一线环卫工人,和张阿姨一样,奔波在我市大街小巷上。
“垃圾少扔一点!”
张阿姨是山东人,今年51岁,一家子来丹阳多年了,她说,“我和我丈夫都在丹阳做环卫工,我做了十年,我丈夫做了五六年。”正聊着,一辆电动车飞快从我们身边穿过,张阿姨抄起钳子就跟了上去,在边上的草丛里扫出了一个没啃完的苹果。“你看,他就顺手这么一扔,我得马上捡起。”当记者感叹她眼疾手快时,她笑着说,习惯了,干这行的。”说起乱扔垃圾,张阿姨坦言并非是担心扣工钱,而是担心危险。“除了行人,还有很多私家车,在等红灯的时候,顺手就把烟头、纸巾、饮料瓶等从车窗里扔出来,在机动车道上,车子不可能让让我们的,只有我们让车子,要从车轮下抢出垃圾,你说危险吗?”“一怕落叶,二怕车流。”张阿姨说,秋天落叶再多,勤扫几回也就不成问题了,环卫工人最最害怕的,就是要穿过车流到马路中间去扫地,尤其是红灯时间,司机往往会把烟蒂、食品包装袋之类的抛出窗外,每次巡回打扫一圈后,就又会产生新的垃圾。我最气愤的是,有时我们明明就在车边打扫,却还有人当面把垃圾抛出车窗,还有人会把纸撕扯成碎片,从车窗撒出来,风一刮飘飘洒洒,真的很难打扫。”在当天的采访中,一位公交车上的年轻男乘客推开窗户随手扔出一个塑料袋。在风力作用下,袋子随风飘远。张阿姨见状立即上前捡拾,车子“呼呼”地从她身边驶过,记者真为她捏把汗。令人遗憾的是,来往车辆并未因环卫工人在车流中间作业而减速。
“尊重多一点!”
“最难过的就是不被理解,我们这份工作为啥不被人看重?”采访时,张阿姨表达了这样的心情。
张阿姨讲了一个小故事:前一天,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当着她的面,将吃剩的一个苹果随手扔在了绿化带草丛里,实在看不过眼,张阿姨说出两句。谁知对方丢下一句:“你不就是扫地的吗?”随后,钻进车子扬长而去。
“苦点累点倒也没什么。”张阿姨说,最不能接受人家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有些人经过我们身边时,会捏着鼻子,好像我们很臭很低贱一样。”除此之外,还有人说出“要是我们不丢垃圾,你们就失业了”、我们可是交了卫生费的”这样的恶语讥讽,类似的事,几乎在每一位环卫工人身上发生过。“有些店家,明明不远处就有一个垃圾桶,可他们却偏偏将垃圾丢在一边,或直接把垃圾扫到马路上,有时候我们上去劝说,还会遭来白眼。”遇到这样的委屈,环卫工人们往往只能把气往肚子里咽。依照以前的性格,张阿姨会坚持上前理论,但是她现在看淡了很多,她说,多数人的素质比以前还是好多了,我觉得以后会更好的。”临别时,记者问张阿姨有什么愿望,她的回答很朴实。“每天工作10个小时,工资收入还行。
不过,就是希望大家不要乱丢东西,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和尊重。”(佘记其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