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化作自信和励志(图)

   
    同学们登上驶向考场的大巴。 
     昨天上午,我市参加高考的4141名考生阳光自信地走进了考场。在这充满希望的群体中有一群“特殊”的考生,他们就是来自经济贫困家庭的考生。
  自2008年首个“宏志班”设立以来,吕叔湘中学至今已经迎来送往了数届新进的、毕业的“宏志生”,他们或许物质生活不富足,但却是励志的实例。昨天早晨6点,记者赶到吕叔湘中学,对3小时后就要参加高考的该校“宏志班”学生做了采访。记者来到五楼高三(1)班时,宏志生丁涛已坐在教室里看书,他说,因为要到省丹中考试,他5点多钟就到班上看书了。这位导墅里庄来的学生父母离异,学校和社会承担了他的大部分学习费用,生活费用主要由奶奶和母亲负担,但她们经济条件也很差,身体也不好。丁涛说,他力争考上一个能让自己就业创业的学校来分担家庭的责任,让妈妈和奶奶能过上好的生活。交谈中,另一位宏志生韩愈来也走了过来,他说,他们宏志生能完成高中学业走进高考考场需要感谢的人真是太多了。自我感觉今年以来复习效果还不错,他有信心考上一个令自己满意的学校。
  早日使家庭走出贫困。在教学楼前的亭子里,宏志生龚林波、韦旭东正与陈文豪等同学一起看复习资料,他们开玩笑地说,考前有记者来采访,今天的作文要能写上去就好了。龚林波是物生班的学生,这位导墅镇小华村的农家学子家里大人身体都不好,没有经济来源,享受学费全免。
  龚林波指着周围的几个同学说:“这几年学习和生活上他们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总想以后不管自己是否有出息,对社会、对学校、对同学、对老师都会常怀感恩之心。”周围的同学插嘴道:“你这么努力,以后一定可以请我们吃饭的。”龚林波特别关照,他想通过报纸感谢一下他的班主任席玉玲老师,她对宏志生一直关怀有加、充满爱心,他们宏志生这辈子不会忘记她。住在开泰桥西的宏志生韦旭东父母都是重病患者,是低保户。今天一早,他5点半就骑车到学校了,他对记者说:早晨4点多钟他妈妈就硬撑着起床和他阿姨一起做了进考场前的早饭,除了鸡蛋外,还有粽子和发糕。妈妈说吃这个吉利也扛饿,还特别为他准备了一瓶平常舍不得买的果奶。”宏志生们说,也许是最后一次在一起复习了,今天一大早特地聚在楼下一起看看书……7点刚过,职工学校高补班的考生们已吃过早饭聚在院子里等车。他们也许承担着比别的考生更多的压力。文科班的陈敏母亲瘫痪在床,父亲靠种地为生,上学的钱全是阿姨、外婆和亲戚们赞助的,去年高考就是因为太想取得好成绩导致发挥失常。今年,陈敏调整了心态,学习既刻苦又讲科学性,一年下来,感觉复习得不错,自信明显增强。陈敏说,不管考得好不好,现在能走的路的确很多。考生段华双是班长,虽然家庭贫困,但是去年高考意外失败后,今年坚持再考一次。班主任冷仁锁说,小段不仅学习上抓得紧,一般5点多钟就到班上学习,而且积极帮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使自己在为人处事上明显成熟起来,这也使他的功课学得更加扎实。这也许是小段的一种自我调整的方法。昨天学校专门请来从放牛娃成为全国劳动模范的江苏新泉公司董事长唐敖齐到校为他们做励志讲话,就是一种激励。”一声短促的汽笛,爱心车队载着考生的车辆缓缓驶出了校区,驶向了充满希望的高考考场……(东波栋梁溢真文/摄)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