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老戏骨”凤冠霞帔颂“梨花”(图)


  头戴凤冠身披霞帔,一身“贵妃”打扮的陈焕英初上舞台便博得了满堂喝彩。一曲经典的《梨花颂》在老人家的精彩演绎下让大家暂时忘却了激烈竞技,海选赛也成了别具一番风味的音乐会。

  铿锵“票友”
  专注戏曲二十年
  “最初接触音乐那得追溯到‘文革’时期呢。”陈焕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年最先接触到的“样板戏”让她对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候,我总是一边劳动一边唱。大家都说我唱的不错,这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更加想要获得专业的戏曲教学。”陈焕英说道。
  二十年前,陈焕英退休了。此后,戏曲成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我退休后便在咱们丹阳的京剧同乐社里唱京剧,没想到一呆就是小半辈子了。”她告诉记者。
  此前,陈焕英曾在其他音乐大赛上拿过优秀奖。此次参加“好声音”丹阳招募赛,陈焕英坦言,自己年事已高,恐怕无法与年轻歌手们一争高低,但她希望将国粹展现在舞台上,对她来说,名次远远不如她在舞台上唱戏来的重要。“我今天穿戴的凤冠上的珠帘和衣襟上的花朵都是自己亲手做的。”陈焕英认真地说道。

  人老心不老
  音乐成“长生不老药”
  舞台上的陈焕英迈着腔调十足的步伐,用专业的水准将《梨花颂》慢慢道来。一板一眼中都蕴含着数十年积累下来的功力。赛后,就连其他选手也来到她面前向她致敬。
  “我今年虽说已经68岁了,但一点也没觉得自己老。”陈焕英表示,京剧不同于当下的流行乐曲,有助于演绎者的身体“内循环”。不过,对陈焕英来说,戏曲给她带来的首先是心情上的愉悦。一个人想要身体健康,首先心情得保持乐观,得活的开心自在。我每次唱京剧的时候就特别高兴,心情好。所以虽然马上七十岁了,但身体上一点毛病也没有。”她说。
  陈焕英告诉记者,她是在报纸上看到了这次“好声音”大赛而报名的。
  “我听说除了年轻人,很多老人和孩子也来参加比赛,所以我也来了。”陈焕英说,我想他们中大多数也不是冲着晋级来的,尤其是像我这样的老年人,对我们来说,能站在大舞台上表演,这是一件十分有趣快乐的事情。”陈焕英表示,她意识到此次“好声音”大赛是一场全民娱乐的盛会,这让她很高兴。“我们很多老年人喜欢唱歌、唱戏,但很少有机会让他们走上舞台检验自己的水平,而这样的大赛对我们来说显然是难得的机遇,我们只想尽情享受音乐,它让我们永远不老。”陈焕英说道。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