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烈士墓终于有了好归属(图)(图)

   
    12位无名烈士墓地   

  本报讯  本报4月11日和16日连续报道了开发区大泊永安公墓中埋葬着12位抗日烈士,烈士的合葬墓地已经成了一个小土堆,且杂草丛生,报道刊发之后引起了各方的关注。近日,记者从我市民政局获悉,12名抗日英雄合葬墓穴即将迁入烈士陵园。
  目前正在公示阶段。
  我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了解到12名抗日烈士的事迹之后,工作人员会同市史志办人员立即赶往大泊社区了解情况,并召集年长的村民陈联洪、葛荣生、葛而立和反映人诸葛网等人开了座谈会,这几位村民对于12名英雄牺牲的这段历史,都是听长辈口述,为了确定事情的真实性,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又做了大量细致的寻访工作。
  后经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多方走访,大致还原了当时的一个概况:1938年秋季,有一支抗日小分队来丹阳火车站埋地雷准备炸铁轨,不慎被日军发现并展开战斗,由于寡不敌众撤至三叉河附近,12人被敌人机枪扫射全体阵亡。因为是无名英雄,也无部队和后人前来找寻过,所以村民就自发地把他们就地安葬(墓地在现双仪光学厂内)。当地学校和附近的村民一直都自发去维护和祭扫,2006年左右因开发区建设需要,葛荣生等人把部分尸骨挖出埋到了永安公墓内。
  “虽然事件发生时间太过久远,且无直接见证人,历史资料中也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对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抗日小分队的属别都比较模糊,但出于对抗日英雄的尊重,且这段历史已经在群众中广为流传,村民们也一直把他们当做烈士看待,我们还是决定将墓穴迁入烈士陵园。”这位负责人说道。
  该负责人希望广大群众能提出更多的宝贵线索,以进一步验证史实。同时,迁墓事宜也通过大泊社区政务公开栏以及丹阳日报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为2015年5月18日至6月18日,联系方式:市民政局优安科(86926690),开发区民政办(86882496),大泊社区居委会。
  在了解到情况后,大泊四村头村的村民们对市民政局的做法表示赞赏,他们通过本报向民政和史志部门表示感谢。
  (庄东东  陈智俊 文/摄)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