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教师:注意解题的规范化和完整性
邱老师,我市重点中学资深教师,有过数年带毕业班的经历。
对于高考,他认为,考前需要做的是将自己的生物钟调整为“高考模式”,在早上的9:00~11:30,下午的3:00~5:00的这个时间段内,做一些简单的基础试题,将自己的状态调整至考试时间。同时在考前,他并不建议学生去做一些难题、怪题。
“学生如果看一题不会一题,对他们的心里是一个很大的打击。”邱老师说道。
而在考试过程中,邱老师也提醒学生要注意解题的规范化和完整性。“在长达一年的高三解题过程中,很多学生看到简单的题目会有跳跃性的解题思维,这是很不好的考试习惯。”邱老师说:在高考过程中,一些题目,如果解题步骤不完整也是会扣分的,而且,如果有一些步骤没有在考试卷子中写出来,对复查解题的正确与否是一个很大的阻碍。”同时邱老师还提醒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答题卡的排列顺序,按照规范答题。
“高考试卷的答题卡排列方式和我们平时考试的排列方式不一样,有些学生由于机械化的训练,很容易按照以往的顺序填涂答题卡,到最后发现填涂错误,再想改,已经来不及了,这样的事情在我们丹阳也曾发生过。”邱老师说道。
考试结束后,邱老师建议学生不要去和同学讨论上一科考试中的题目,以免出现不一样的结果影响下一科的考试心情,他建议学生一一复习考试科目的热点、基础公式。
北大学姐:考前学习量和难度不要太大
裴丹云,2014年以丹阳总分第二名404分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
对于高考,她认为考前学习量和难度都不要太大,一般可以翻一翻课本、错题集,看一看以前做过的试卷,总结归纳一下各学科知识系统。当然,个人也不建议学弟学妹们彻底放松放松,因为彻底休息会使考生的生物钟发生变化,不易进入考试最佳状态。
而在高考的过程中,她也提醒学弟学妹们:一般来讲,高考试卷的题型大致是先易后难的顺序排列,所以,在考试中,正确的做法是从卷首开始依次做题,先易后难,最后攻坚。高考是限时限量的选拔性考试,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允许做大量细致的解后检验,所以要尽量准确运算,尤其是在关键步骤,一定要仔细审题、答题,宁慢勿快,因为在高考中不会有太多的时间可以回头检查试卷。”同时,裴丹云还提醒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要按照自己平时训练的答题分配时间来做题,要是有一道题被难住就不要再纠缠,暂时放一放,先做下面的题。在一道题上停留时间过长不仅耽误时间,还会影响情绪。(庄东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