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舌间诱惑 莫忘食品安全(图)

  在中小学、幼儿园门口,一到放学时间,总是能看到不少学生相拥来到校门口的小吃摊买东西吃,这些小吃摊大多是现做现卖,有凉皮、煎饼、麻辣烫等,由于价格便宜,因而很受学生青睐。可是,这些食品卫生状况如何?这些小摊贩又该如何管理?不久前,我省就与之相关的管理条例征求意见,今后可能将对这些食品摊点进行严管。

  各校周边均现流动小吃摊
  5月28日傍晚,记者走访市实验小学、六中、省丹中等学校周边,发现每所学校附近路段,几乎都有推着车叫卖小吃的流动摊。在省丹中附近,七八个小吃流动摊在大门对面的非机动车道上一字排开,其中有一个制作煎饼的摊点设在路牙内侧,并摆放着一张小桌子和几张凳子。
  这些小吃摊或卖热煎饼、凉皮,或卖凉面、烧烤等,吸引不少学生前来消费。由于生意红火,有的摊主老板一边制作食品,一边收钱,忙得不亦乐乎。市民谭女士告诉记者,她儿子在省丹中上学,每天放学时,就看到许多流动食品摊点主人向学生叫卖。这些流动摊点大多在学生放学时集中出现,不仅存在食品安全隐患,还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
  “以前创卫的时候,城管部门曾经集中整治过,并取得了较好成效。可是近年来,这些摊点又开始出现在学校周边,真希望相关部门能彻底取缔学校周边流动摊点。”市民王先生表示。

  流动摊点卫生状况较差
  29日中午,在五中对面的路边,记者看到一个摊点正在售卖热狗,旁边还有几个摊点在售卖炸土豆条、制作煎饼等,这些摊点前都围着一些学生。一位前来接孩子回家吃午饭的家长向记者诉苦:这些小吃既无营养又不卫生,且路边灰尘多,孩子吃了这些食品,很可能会出现腹泻、呕吐等。”记者注意到,这些临时设在学校周边的小吃摊,大多是一辆三轮车或电瓶车,而且小吃摊使用的工具、调味品等均无任何防尘措施,直接暴露在外,有的工具上已经积了厚厚一层油污,看了实在恶心。由于学校大门都对着主干道,车来车往,空中尘土飞扬,卫生环境不容乐观。
  采访中,几乎所有家长都认为这些小吃摊食物很不卫生,但实在拗不过孩子,购买时出于无奈,只是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大整治力度,将其彻底取缔,以净化学校周边环境。

  流动摊和城管“躲猫猫”
  记者了解到,无论是集镇还是城区,每天中小学放学时,学校周边的流动摊点就会多起来,纷纷挤占校园周边的道路,不仅影响了市容环境,也造成了上学和放学时段的交通拥挤。近年来,为促进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的创建,我市城管部门也与管辖区域内的各个学校进行对接,不定期地对校园周边环境开展过一系列的专项整治。然而,整治不久,一些流动摊点又会卷土重来,和城管玩起“躲猫猫”。
  采访时,记者获悉,前一阶段,城管行政执法大队曾经重点整治了校园周边的店外经营、流动摊位以及车辆乱停乱放、擅自散发小广告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效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为了强化整治效果,城管行政执法大队还采取不定时巡查的形式,每天安排执法队员在上学和放学的高峰时段对各学校周边实施巡查,力争创造一个整洁有序的校园周边环境。“然而,现实情况是,我们执法队员前脚刚走,后面就有流动摊贩乘机而入。”谈及这一话题,城管部门有关人员表示有苦衷,这些人大多数是下岗工人,家庭比较困难,因而我们在平时执法过程中,也要考虑到人性化,主要以教育、疏导为主,取缔为辅。”

  相关管理条例呼之欲出
  为了规范食品摊贩的经营,近日,我省出台《江苏省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条例将食品摊贩界定为:在有形市场外,无固定店铺,从事食品销售或现场制售的食品经营者。并规定,各级政府应依法划定区域和固定时段供食品摊贩经营,但幼儿园、中小学周边不得划定为食品摊贩经营活动区域。
  草案指出,在学校门口摆个小车卖奶茶、卖烤鱿鱼等小吃摊均将被视为违规。而相对于小作坊,市民接触到更多的往往是没有固定性的流动食品小摊贩,这类小摊小点今后将向定点经营的方向发展。草案还规定,政府部门应当按照方便群众、合理布局的原则,在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后,依法划定区域(点)和固定时段供食品摊贩经营,并向社会公布。食品摊贩应当在其摊位明显位置张挂食品摊贩信息公示卡和从业人员健康证明。不少家长获悉草案相关规定即将出台后,均纷纷点赞。
  (王国禹 王芳 文/摄)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