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配合文明城市创建,我市环卫部门在城区主干道更换了一批新型垃圾桶。虽然此举赢得了大部分市民的欢迎,但环卫部门却发现,由于部分垃圾桶采用的是脚踏式,而随之带来的垃圾不入箱问题也日益突出——
垃圾不入箱屡见不鲜
“我们在大部分小巷子和沿街路段都设置了脚踏式的新型垃圾桶,且定时有环卫工人来收集,但是一些居民和商家偏偏习惯把垃圾扔在垃圾桶的外面。”25日下午,记者在西环路上采访时,负责定时垃圾清运的环卫工人张月海无奈地对记者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少数居民由于嫌盖子脏,或懒得上前一步,在倒垃圾时不愿上前揭开盖子,就将垃圾随意丢在垃圾桶周围。“如今,环卫部门安装了脚踏式垃圾桶,可还是有不少居民做不到上前一步,丢垃圾如同‘投篮球’。”环卫工人张师傅摇着头告诉记者。
随后,记者在西环路等路段以及朝阳新村等老旧小区,发现许多垃圾堆放在垃圾桶边,而有的垃圾桶内仅仅装了一半的垃圾,而堆放在旁边的垃圾比垃圾桶里的垃圾要多出好几倍。记者在朝阳新村一幢楼前看到,在小区道路醒目的地方堆放着一大堆垃圾,而旁边的垃圾桶里却没有多少垃圾。由于气温较高,一些垃圾腐烂的臭味不仅弥漫在周围,附近住户也惨遭垃圾包围,几十米外都能闻到阵阵异味。
在朝阳桥附近路段,记者打开了一个脚踏式垃圾桶,看到里面只倒进了很少的垃圾,旁边也是散落着几只装了垃圾的方便袋。现在大街小巷不少地方都设置了这种便捷式垃圾桶,脚踏上去就可以打开,十分方便,可是一些市民还是习惯将垃圾随手扔在地上。”附近一店主说,像这样的情况还算好,有时候垃圾桶周围的垃圾堆得如小山,脏乱不堪,幸亏这里每天都有环卫工人前来及时清理。
逐步更换新型垃圾箱
据了解,自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市环卫部门为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城市卫生面貌,对城区主次干道的垃圾房逐步进行了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密封完好、操作方便、干净整洁的新型垃圾桶,其中有的路段还更换了便捷的脚踏式垃圾桶,用脚一踩就能开盖子。
通过半年多的实施运行,记者走访市民获悉,这一创新举措深得市民好评。
环卫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多年来,垃圾不入箱的问题一直是卫生管理的难题,环卫部门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探索更加合理、科学的工作方式,大力提高机械化运作力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目的是给市民营造更加优美的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市卫生面貌,提升城市品质。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开展,今后,还将在各小区、小巷子逐步推广。
该负责人还介绍道,现在,垃圾桶内的垃圾收集工作,不再是将垃圾倒在地上再收集,而是由专用机械翻斗收集车收集,避免了垃圾落地、污水落地造成二次污染的弊端,彻底改变了以前陈旧的工作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也改变了市民的卫生习惯。同时,他们也呼吁市民正确使用新型垃圾桶,切勿将易燃易爆、火源、鞭炮等物品投入桶内。
垃圾入箱真的很难吗?
垃圾箱近在迟尺,可偏偏就有人不想多走两步路,进行远距离“投篮”,在我们周围,这一现象屡见不鲜。“真是没办法,总有少数人为了图方便,而不往垃圾桶里扔垃圾。”这些人素质真差,就是举手之劳的事,却不愿意去做。”……生活中,一说到垃圾不入箱这些有碍观瞻的不文明现象,不少市民也会发出上述感叹。
近年来,由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我市大街小巷环境卫生面貌得到翻天覆地的改观。然而,生活中,却有个别市民在给我们的城市抹黑,无论是在小区还是在街面,乱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不时上演,这不仅影响了城市的面貌,还考量出市民的文明素质。
时下,我市正举全市之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垃圾不入箱的现象不仅影响了城市环境,也阻碍了整座城市的文明进程。随手乱扔生活垃圾,看似一件小事,却事关社会公德。在此,记者呼吁广大市民提高卫生认识,文明投放垃圾。(王国禹 丁芳 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