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青春情系绿色护林梦(图)

     


     青春的色彩斑斓而绚丽。1999年,23岁的他从苏州大学毕业后,来到丹阳市林特产技术指导站报到,从此便与“绿色”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干就是16年,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林业活地图”,因为在他所管理辖区内的每一座山头都留下了他的脚印,林木数量、种类、林地情况都了如指掌。他就是市农委林业站站长钱伟峰。

  翻开钱伟峰的工作履历表,记者发现这位年仅39岁的年轻干部竟然已有了16年的林业工作经历!他热爱林业事业,为打造“绿色丹阳”矢志不渝、耕耘不辍,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采访这位“林业活地图”,记者曾多次致电林业站,但每次的回应都出奇的一致:您好,钱站长下乡去了,不在单位。”原来,这几天钱伟峰天天驻守在水晶山体育公园山脚下(谏壁电厂灰库四周)现场办公。那里机声隆隆,施工人员正忙着建设绿化面积约60000平方米的防火生物隔离带,这也是我市首个森林防火生物隔离带项目,建设现场处处呈现火热的造林场面。水晶山的定位是生态旅游景点,生态是我们的资本,旅游是我们发展的潜力股。这样的资源决不能让森林火灾给毁了”。钱伟峰说,生物隔离带,又称绿色防火,就是在林缘地带或者是山脚处种植抗火耐火树种形成生物防火隔离带,能对林火蔓延起到很好的阻拦作用,真正实现“绿色防火”。
  一片片新绿书写着林业人的骄傲。钱伟峰告诉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市民前往水晶山脚下的这片绿草地进行野外烧烤活动,一旦不慎出现火情会直接蔓延到周围的林区造成森林火灾,后果不堪设想。根据谏壁电厂灰库周围的土壤成分和气候条件,他们最终选择了红叶石楠和高杆女贞这两种存活率高的耐火树种进行种植。“隔离带将种植五排林带,宽15米,绿化面积约60000平方米,建设资金39.6万元。建设过程中,我们科学进行规划设计,保留了原有林分中防火性能较强的常绿阔叶树种,重点在隔离带上混交栽植红叶石楠和高杆女贞,预计6月底将全部完成。”钱伟峰说,如果这次生物隔离带项目运行好的话,以后将在全市进行推广。
  林业站的工作不是植树造林、林木管理,就是冬干工程、绿化规划,到田间地头对林(果)农进行技术指导。钱伟峰深知,林业工作就是要到山上去,到田间地头去,从事林业工作16年来,钱伟峰先后三次带队参加森林资源清查工作,攀陡坡,钻荆棘,怀抱仪器,手拉测绳,凡是样点落到的地方,都要严格精心测量;凡是有林子的地方,都要现场准确勾绘。
  他走遍了全市境内大大小小的山头、沟沟坎坎,每年有2/3以上的时间都工作在重点工程工地,每一座山的位置、高度、坡度、土层厚度、适宜树种,他都了然于胸,脱口而出。野外作业不但辛苦而且危险,蚊虫叮咬、树枝划伤时常遇到,掉落泥坑、滑下山坡时刻提防,有次更是被毒蜂蛰中太阳穴,差点丢了性命,但他没有放弃,没等彻底恢复又投身工作中。在他看来“林业工作虽然苦,但苦是一种磨炼。在苦中锻炼了能力,在苦中体验了乐趣,在苦中充实了人生”。凡经他手的数据和绘图,必须要亲眼看到、亲自跑过才会记录勾绘下来。正是因为他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清查工作多次受到省市林业部门表彰。
  钱伟峰从小生活在农村,成长在农村,对农业、农村、农民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深知农民群众创业的艰辛,所以处处为农民而想,把农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工作中,他下乡走田头、访农家的时间多于坐办公室的时间;生活中,与农民交谈的时间多于与家人交谈的时间。为更好地做好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工作,他平时做了大量的走访和调研工作,并更加重视自身学习和提高。利用业余时间,他考取了南京林业大学农业推广专业在职研究生。平时,凡是来访的农民,总能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尽力让群众满意。从林业站技术员、副站长、生态科科长到林业站站长,一路来,他没有惊天的业绩,没有壮烈的事迹,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执著,曾先后获得过“江苏省国土绿化先进工作者”、2次省林业局先进个人、2次镇江市农委先进个人、5次年度考核优秀、4次“文明市民”称号。
  (曾丽萍 文/摄)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