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升高,“有车族”要当心了!


  本报讯立夏过后,我市的气温近段时间来呈现了上升的趋势,12日一度达到了30℃,不少市民已经戴上墨镜,穿起了短袖。对于有车一族来说,最危险的季节也近在眼前了。日前,记者采访了我市多家汽车养护店,有经验的店主们纷纷建言献策,提醒广大车主注意夏季行车安全。
  在位于华南的超翔汽车养护中心,店主黄超然表示,随着气温上升,连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车主前来维修水箱、空调等汽车部件。“夏天是汽车出状况较多的季节,由于气温较高,轮胎首当其冲,其磨损的状况会比其他季节严重得多,如果不及时更换,很容易会引发爆胎,从而导致交通事故。其次是空调和水箱等地方,其他季节由于气温不高,即使这些部分出了问题也不易被发现,然而在气温较高的夏季,这些部分的问题就会被暴露出来。”黄先生说道。

  危机一:
  猝不及防的爆胎
  在北环路的中翔汽配,工作人员小许表示,发现爆胎后千万不要踩刹车,应该放慢车速后将车停下。“造成爆胎的原因很多,特别是在夏日里,这是因为胎的使用环境比之前更加恶劣,造成爆胎的可能性也就更大了。”小许表示,那些长时间在烈日下行车的车主们,应尽量控制出行时间,避开高温时段。
  如果需要长时间在烈日下行驶,那么每隔一段时间让车辆降降温,切忌不要用冷水冲刚暴晒过的车辆和轮胎。另外,定期检查轮胎也非常重要。

  危机二:老牌“杀手”——自燃
  记者从市消防大队了解到,每年夏季,汽车自燃的事件都会发生。“事实上,大部分车辆自燃都是有前兆的。车身异响、发出焦煳味、冒出烟雾等都有可能是自燃的前兆。一旦发生自燃,车上人员应立即离开车辆,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科学施救,并及时拨打119报警。”市消防大队一位工作人员说道。
  “高温天最常见的危机就是车辆自燃,而产生自燃的因素却各种各样。不要以为你已经带走了易燃易爆物品就万事大吉,其实车辆线路老化或者汽油、机油泄漏等,都是引起自燃的大隐患。”资深汽车修理工小张说道。小张表示,应对汽车自燃,其实最大的防范还是在于日常的定期检查。另外,夏天车辆在加油时不要加得太满,加到80%即可,否则温度过高时,加满油的油箱产生膨胀后压力过大,也容易造成自燃。

  危机三:
  车内的“定时炸弹”
  进入夏季,随着气温直线上升,车内的一些物品就有可能变成危险品。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为大家总结了一些车内物品“黑名单”,车主们要留意了,把不该出现的隐形“炸弹”都清理出去。
  ·危险物品:塑料瓶装水
  炎炎夏日,不少开车族还习惯在车里或后备箱里存一些瓶装水,方便随时饮用。但高温会让瓶子里的化学物质变化,使有害物质析出融进水中,如果长时间饮用会让你的身体慢慢中毒,对健康非常不利。此外,碳酸饮料里溶解的气体在高温下会挥发出来,容易造成饮料瓶的爆裂,尽量把它们随身带走。
  ·危险物品:香水
  很多人喜欢在车内放上一瓶香水来消除汽车内的异味,不过,车内摆放的香水在夏天容易引起爆炸。专家解释称,酒精是香水的主要成分之一,而酒精的特性又是易燃易挥发。
  一般正规香水都会标有安全使用的环境温度,其爆炸临界点为49℃。而夏天只需阳光照射15分钟,密闭停放的汽车温度就会达到65℃,香水瓶内产生的气体容易撑破香水瓶造成的“爆炸”。
  ·危险物品:打火机
  很多司机有在车内抽烟的习惯,并且习惯随手将气体打火机放在中控台的置物架上,但正是这个不经意却给我们带来潜在的危险。打火机这类灌装压缩气体的物品,在经过高温烘晒之后,塑料壳体会因受热而发生爆炸,一旦与车内一些油料、易燃物质等接近而引发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而爆炸引起的危害轻则车辆内饰受损,重则会引发汽车自燃。(马骏)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