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进入五月,有些人会莫名地感觉到全身乏力、没有食欲、烦躁不安,做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专家指出,此时要当心“五月病”,建议多运动、多晒太阳。
究竟什么是“五月病”呢?记者从医院了解到,在医学上并没有“五月病”一说,不过,有季节性情绪失调的说法。尤其春夏之交这段时间,天气变化比较大,人本来就容易犯困,根据个体的差异还会出现睡眠障碍等情况,人的精神也会变得脆弱,容易出现情绪上的问题。
“一方面,五月正好进入初夏,这时候气温升高了,体内新陈代谢速度加快,会导致脑供血不足,出现乏力、疲劳、烦躁不安的症状。另一方面,夏季阳气太盛,人体的小环境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引起心火旺盛导致心烦气躁。”而所谓“五月病”,正是人的身体因环境变化致使自律神经失衡而引起的疾病,其实是一种心理上的疾病。据心理医生介绍,在春夏之交的五月份,因为理想期许和现实的差距,还有人际关系也没有达到预定状态,而产生的厌倦易疲乏的情绪问题。很多患者只具备其中的一点或两点,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心情压抑、焦虑、兴趣丧失、精力不足、悲观失望、自我评价过低等,都是五月病的常见症状,有时很难与一般的短时间的心情不好区分开来。
心理医生说道,那些对周围事物很细心、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较为敏感的人群最易得五月病。眼下五月病还未能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有许多人都容易在这些方面大意,但事实上,每年五月前后都是抑郁症、精神病等情绪问题的高发期。”心理医生介绍道,目前网上有一套自查法,从十个方面判断是否得了五月病:早上早早就醒了,却不愿从床上起来;对刮胡子、化妆等整理仪容的事都嫌麻烦;早饭不爱吃,没有食欲,食不知味;懒得翻看经常看的报纸;在去车站的半途中折回来,不愿坐公交车;易怒,急躁;早上好”、谢谢”等常在嘴边的话也不说了;不想和任何人说话;不开心,对所有的一切不关心;工作效率低,易出错。如果这些问题中有一个症状强烈出现,或是半数以上符合,就有可能是五月病的症状。这个时候自己要好好调理下,尝试改变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比如保证充足睡眠、多运动、多晒太阳、泡澡等。如果没有缓解的话,最好求助心理科或中医科医生。
(贺丽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