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区老邻居互帮互助已成风

  记者在公园新村采访时,社区干部介绍了一桩桩他们身边的温馨邻里故事,但记者找到这些好邻居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不肯说出自己的姓名。他们说的最多的话是:邻居之间互帮互助是应该的,做点小事情就要“出名”难为情的……

  老小区情更醇
  老年人多、贫困户多、考生户”多是公园新村这个老小区的特点,但这个小区中却有着浓浓的邻里情。贫困户周某一家两代人都身患重病,因为经济拮据也引发过家庭矛盾,然而,邻居们没有忘记这个家庭。周家偶尔发出争吵声,邻居们往往会一起去他家劝解,由于他家缺医药费,邻居们就自发凑一些钱让周家人去看病。赵大妈等邻居还经常把家里做的红烧肉、骨头汤等端到周家,表达一份关心。不久前,周大妈的儿子因病去世,邻居之间又开展了捐款活动,捐款总额近4000元。90高龄的吴老师夫妇都是退休教师,在这个老小区里属于收入较高的居民,对邻居们的困难他们总是予以帮助,每次捐款都不落下。小区中还有一个外来户——镇江人小杨。他虽然借住在公园新村,但从不把自己当外人,邻居们有困难,他总是要加入帮忙的队伍中。

  邻帮邻别样情
  紧邻公园新村的云阳社会福利院的职工和孤寡老人也与公园新村的居民们有着一份别样的邻里情。福利院职工把对孤寡老人的关爱也延伸到小区的困难邻居中。福利院的陈医生经常帮公园新村的居民量量血压、看看小毛小病,社区里的一些老年人找到他看病,他从不推辞。
  公园新村有一户困难户急需救助,敬老院的职工和孤寡老人得知这一情况后,纷纷伸出援手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其中陈医生一人就捐了500元。

  老邻居情不断
  公园新村的许多居民有的已经搬走好几年,然而他们却没有忘记老小区的邻居,不仅常回来看看,还经常为老邻居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齐梁义工社的爱心人士谈某搬出公园新村已多年,但他对邻居们说:邻居有什么困难一定要通知我,我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邻居中有一个小孩跟着奶奶生活,谭女士总是为孩子送去学费,帮小孩买学习用品。有因孩子在省丹中念书而借住在公园新村的“考生户”家长不仅住在这里时与邻居们融为一体,孩子考上大学离开这个老小区后,发现邻里间有捐款捐物的事,他们也积极参与出一份力。
  这些家长说,公园新村,老归老,人淳朴,是块福地。党员邻居花某搬出公园新村十多年了,还长期担任公园新村晨练站的站长,带领老邻居们一起晨练,直至后来搬到了天波城,实在太远了,才不和老邻居们一起晨练。但作为京剧和集邮的爱好者花某还是经常到公园社区为老邻居们表演京剧、举办邮品展览,与老小区的居民分享一份文化生活的乐趣。(马腊花溢真文/摄)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