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工具的变迁

核心提示: 近日整理书橱,书籍中不经意掉下了几封好多年前的家信,望着手头久违的老信封,陡然联想到当年陈旧落后的通讯联系方式,看看时下人手一部手机的现代化通讯工具,思绪泉涌,感慨万千,尘封的记忆在眼前浮现……

■王成川

近日整理书橱,书籍中不经意掉下了几封好多年前的家信,望着手头久违的老信封,陡然联想到当年陈旧落后的通讯联系方式,看看时下人手一部手机的现代化通讯工具,思绪泉涌,感慨万千,尘封的记忆在眼前浮现……

童年向往的生活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艰难困苦的六十年代与外地亲人联系的主要方式一般都是写信,一封书信往来往往要很多天。书信有平信、航空信、挂号信,平信短的十天半月对方能收到,长的超过月余,加急的航空信时间上要稍快些,比较重要的才用上挂号信,因为挂号信比平信邮资要贵得多。

我的表姐长得如花似玉,是十里八乡的大美人,六十年代初被一外乡探亲的部队老革命相中当了随军军嫂,后跟丈夫转业到湖北汉口汉阳造纸厂工作。回乡时说在工厂工作有钱也买不到需要的生活日用品。我得知这一情况后,用在供销社南货部工作的有利条件,请经理批了红糖和肥皂邮寄给了表姐,谁知时间过了半个多月还没收到回信。那时农村供销社只有办公室一部手摇的老式电话机,乡邮电所总机与上面联系的一条电话线要负责全乡所有行政企事业单位的电话,我干脆直接找到乡邮电所,总机接线员为我插班还等了好长时间才接通那边传达室电话,听到了表姐东西收到,信已发出不日就会收到的声音才定下心来,因为担心东西丢失,说实话那时的物资实在太紧缺了。

六十年代的通讯方式如此,八十年代的县城也差不多,到县邮电局打电话的人每天都排队在电话室外等候,十多部电话机整天铃声不断,听到话务员报出对方地址的叫喊声,排队者才走进去接打电话,接完一个跟进一个,话务员一天到晚忙得口干舌燥,打电话者等得心急火燎,有时电话线路故障,断断续续听不清说话声音急得扯开嗓子大喊,一个电话接下来嗓子都喊哑了。

九十年代初,作为单位法人代表的我为工作方便家里才装上了一部电话。二三年后随着大砖头式的大哥大摩托罗拉手机、诺基亚等手机的流行,一些平民百姓家中也开始陆续装上了固定电话机,这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原始的通讯方式让人们承受了太多的不便和无奈,科技的飞速发展迎来了一日千里的变化,二代三代四代手机更新换代日新月异,看得人眼花缭乱,横空出世的第五代智能5G手机,除了可以随时随地通话、语音、视频聊天,还涵盖了短信、微信、QQ、拍照、阅读新闻和书籍、看影视、打游戏、画画写文章、图纸设计、导航、定位、地图、天气预报、购物、打车、炒股等多项功能。手机提供了电话、电视、电脑、影视、收音机、照相机、手表、闹钟、遥控器、照明工具、Mp3/Mp4、门禁卡、公交卡、指南针、计算机包括健康码等多种功能,现金也逐渐被移动支付所替代。

如今手机已成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作为一名退休的老党员,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点开学习强国,阅览国内外要闻,上菜场超市买菜购物手机支付宝一刷,网上选购物品手机也轻松完成。闲时与朋友聊天,唱唱卡拉ok,玩玩游戏,不懂的事问问百度这位看不见的万能老师,真是一机在手,百事顺心。人人都成了千里眼顺风耳,不管是国内的天南地北还是海外的世界各国,微信瞬间通达,视频立马见面,使用各项应用工具随心所欲,相比于当年原始书信的通讯方式简直是天壤之别,我们目睹和经历了这场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也是祖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见证人和受益者!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