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态“底色”描绘发展“绿色”

核心提示: 2016年以来,丹阳环境空气质量逐步好转:2016年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为78.4%,优良天数256天;2018年,丹阳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4.3%……

用生态“底色”描绘发展“绿色”

——“圆梦全面小康 启航崭新征程”系列报道之二

农村随处可见生态美景。图为陵口镇东王村一景。记者 萧也平 摄

本报记者 曾丽萍

生态为底色,发展有底气。这五年,市委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将绿色崛起作为美丽丹阳的发力点,放弃“工业致富”的捷径,破除“GDP崇拜”的发展误区,多措并举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三大保卫战,让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让“生态绿”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2016年以来,丹阳环境空气质量逐步好转:2016年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为78.4%,优良天数256天;2018年,丹阳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4.3%……2020年,丹阳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9.5%,优良天数比率达81.9%,各项指标均优于“十三五”规划预期,创五年来最好水平,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名列镇江第一……从“生态立市”到“生态发展”再到“生态惠民”,全市高高举起“生态旗”,上下合唱“绿色歌”,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一幅生态“高颜值”、发展“好气质”、居住“更舒适”的“绿富美”画卷在曲阿大地徐徐展开。

优势更突出: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向绿水青山要“票子”

“七月,去杏虎村摘桃吧!”连日来,在位于司徒镇杏虎村的“十里桃林”里,来自镇江、南京、常州等周边地区的游客陆续赶来与蜜桃“约会”……

如何让一个桃子撬动农村经济?在杏虎村这张以“桃”为媒、绘就出的“甜蜜”画卷里,不断传来游客采摘时的“欢声笑语”……而另一边,前来杏虎村“许杏虎朱颖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的游客一拨接着一拨。今年,杏虎村将“烈士家乡”这一红色资源打造成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景课堂”,走出了一条“红色”革命文化和“绿色”生态文化相互交织的乡村旅游之路。

绿色是丹阳发展的底色,绿水青山之间,蕴藏着巨大的“金山银山”。如何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向“绿水青山”要“票子”?这五年,我市着力在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上下功夫,做活农文章,让农村变景区;走好旅游路,让农民变旅商……在构建特色效益农业上,积极发挥生态、绿色、有机的特色农产品优势,持之以恒实施茶叶、果蔬、智能化养殖、花卉苗木、中草药等特色农业产业行动计划,不断提升特色农产品商品率和市场占有率,加快建成了一批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与此同时,我市还厘清原来乡村游“散、小、乱”的状态,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全域旅游为总基调,围绕“美丽乡村”定位,“因地制宜”将绿水青山的潜在优势变成了“金山银山”。

在发展新型工业上,我市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瞄准绿色化、智能化、中高端化方向,构建环境友好的绿色工业体系,持续发展大健康医药、新材料等新型工业……厚待青山得“金山”,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行动,将环保压力变为发展动力,不断提高经济“含绿量”。

家园更美丽:统筹城乡建设体系,构建宜居美丽家园

迎着朝阳,从白墙黛瓦的联排楼房走过,沿着碧波荡漾的村中水塘漫步,一边欣赏风景,一边享受“小桥流水人家”,这样的惬意生活在我市农村已成为现实。

晚饭后,到家门口的人民公园散步,对市民王婷来说,是“最惬意的事”。无须远行,就能在闹市中亲近自然,放松忙碌一天的“疲惫的心灵”。这五年,随着居住人口密度的攀升和土地资源的收紧,我市却在中心城区挤出商业价值可观的“宝地”,新建和改扩建了万善公园、人民公园、丹凤公园、凤凰山遗址公园等城市公园,成为城市的“绿肺”。

城乡发展与保护生态并行。“在城市建设中,我市坚持优化空间布局,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丹阳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形成一致性的建设空间和保护空间。

五年来,我市把绿色融入城区总体发展战略,精心构筑以公园、花景为节点,以道路景观绿化带为主线,以生态休闲风光带为片区的点线片相结合的城市绿色生态格局。

五年来,我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下力气标本兼治、善筹谋综合治理,用“田园良方”点绿生金,擦亮生态底色,赋能乡村振兴。

五年来,我市发展低碳绿色交通,为大气“减压”。随着2018年9月26日,我市公交新采购的28辆新能源车正式上线运营,标志着丹阳构建起绿色交通网络体系。

曲阿大地处处绿意绵延,形成了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诗意栖居格局。如今,漫步街头,一路繁花,扮靓了城市,也让市民尽享“绿色福利”。

水体更清澈:告别“黑臭水体”,再现“水乡秀色”

古城丹阳,逐水而居,因水兴城。这五年,我市向“黑臭水体”宣战,把“黑臭水体”综合整治作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重点,昔日的“龙须沟”已经变身“景观河”;原来的“臭水河”俨然成了“风光带”。

“黑臭水体”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关键在排口。我市的黑臭水体治理走的是“外源减排、内源清淤、水质净化、清水补给、生态恢复”的技术路线。2016年,我市实施内城河(谷口街—百家兴)(南桥—小东门桥)、新河(241省道—丹西公路)污水管道改造工程,老城区已基本实现污水收集管网全覆盖。同步实施的河道清淤和生态修复工程,进一步恢复了河道生态系统,增强河道“体质”,提升河道自净能力。

不仅仅是内城河,这五年,我市下大力气疏通地下“血管”,打通城市截污“动脉”,形成了覆盖城乡的排污网络,极大地改善了生态水环境。2017年以来,全市共清淤河道821条、795公里,新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扩容至14.5万吨;累计投资1.2亿元对城北分洪道、护城河等河道实施沿河截污纳管工程,投资4亿元对老九曲河、晓墟河等河道开展综合整治。完成321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和92家树脂镜片企业以及35家港口码头环保提标改造,流域水环境持续改善。

此外,我市从2013年开始划定畜禽养殖业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区,2016年又进一步优化禁养方案,在原基础上扩大禁养范围,特别是考核断面控制单元禁养范围。而在点源污染控制上,启动“263”专项行动持续打击“小散乱污”无证、无照、无审批污染点源。

如今,净化过的水环境为丹阳古城注入了十足灵气,让江南“鱼米之乡”味道更浓了。

治污更有力:敢于“宣战”更要“善战”,倒逼企业绿色发展

这五年,“不要污染的GDP”成为丹阳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一大批“散乱污”落后产能被淘汰出局。

对丹阳而言,小打小闹式的环保行为没有出路,“铁腕治污”就是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深入推进环保问题整改落实,走出一条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

这五年,依托“263”“116”专项行动,我市在镇江地区率先成立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由市委书记担任第一总指挥,一场让丹阳百姓拍手称快的环保风暴迅速席卷曲阿大地。

这五年,我市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环境执法,针对开展涂料、砖瓦、树脂镜片、钻头工具等各类专项整治,组织实施丹阳“铁腕2018”和“重拳2019”环境执法专项行动,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各地进行突击检查,打击环境违法行为。2019年,我市用两个月查处环境案件27件、开出了303万元“环保罚单”。2020年,全市非电行业规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比2016年减少22万吨,超额完成减煤目标任务;关闭退出化工企业32家,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企业清零;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分别较2015年减少26.36%、9.15%;取缔“散乱污”企业282家,对全市47家涂料企业进行关闭转型。

道是无情却有情,面对历史的欠账,“铁腕治污”看似无情严苛,实际上是对新兴产业与优势产能的倡导与扶持。不破不立,只有在对落后产能的大浪淘沙中,丹阳经济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浴火重生。去年,丹阳生态环境局一方面出动10000多人次,督查3400多场次,下达处罚决定书118份,处罚金额700多万元;另一方面,坚持贯彻“在服务中监管,在监管中服务”理念,将3家信誉良好、环境管理先进的企业列入大气管控豁免清单,并将118家环保绩效水平明显高于地区平均水准的企业列入环境执法正面清单,努力让守法者获利。

生态环境保护绝不是简单的污染防治,不仅要还“旧账”,更要算好“长远”账。除了用环境执法倒逼企业治理外,这五年,我市除了铁腕整治散乱污外,还为淘汰清理后腾空的土地量身定制“高门槛”招商引资方案,还清生态环境的“欠账”,算好长远发展的“新账”,恢复了生机盎然的生态之地。通过逐年的“换血”“腾笼”,实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持续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市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路上,越走越坚定,越走越稳健……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