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圆梦,书写高水平全面小康的丹阳答卷

核心提示: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从《诗经》里的悠悠吟唱,穿越无数苦难与辉煌,如今成为了现实。这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坚持不懈、接续奋斗结出的硕果。

奔跑圆梦,书写高水平全面小康的丹阳答卷

——写在“圆梦全面小康 启航崭新征程”新闻专栏开栏之际

俯瞰南门。 记者 萧也平 摄

本报记者 云莹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从《诗经》里的悠悠吟唱,穿越无数苦难与辉煌,如今成为了现实。这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坚持不懈、接续奋斗结出的硕果。

在古城丹阳,接力棒一次次传递。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上下,践行新理念、抢抓新机遇,全力建设充满创新活力的“强富美高”苏南现代化工贸名城,以奔跑之姿、实干之举书写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丹阳答卷!

这五年,是丹阳应对严峻挑战、攻坚克难的五年,也是坚持科学发展、砥砺前行的五年。在中国共产党丹阳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回望五年来走过的历程,这其间既浸透了奋斗的汗水,也印刻着收获的喜悦,更积淀了可贵的经验。

这五年,我们坚持思想解放,激扬“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干事豪情。

五年来,市委把党建引领作为根本遵循,常态化、制度化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使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首创“政治体检”,建立干部实绩档案,实干实绩导向愈加鲜明。全市党员干部自觉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担当作为的行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进一步提振。

五年来,市委把解放思想作为头等大事,以思想破冰推动发展破题。从确立“加快建设苏南现代化工贸名城”的目标,明确“发展再升温”“富民再发力”的务实举措,迈出“新时代实现新崛起”的坚实步伐;到明晰“推动丹阳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南前列”的思路,谋定“打赢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仗”的决心,以加速跑的状态全面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再到以领跑、争先之势开启“十四五”新丹阳建设新征程,每一次关键时期的科学研判、精准决策,推动了思想认识的集体觉醒,重塑了丹阳踏浪前行的信心与勇气。

五年来,市委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线,破圈解链重塑健康良好的金融生态,选派“红色代办员”,打造“丹舒心”服务品牌,构建清亲政商关系,开展产业强市“啄木鸟”行动……作风效能持续优化、提质,释放了强大的发展动能,激发了澎湃的干事激情。

这五年,我们聚焦产业强市,奏响“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发展旋律。

五年来,面对复杂宏观形势,市委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强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全力以赴建机制、找项目、抓推进,持之以恒深化改革、聚力创新,丹阳经济在转型升级中提升了质态、增强了后劲。

去年末,我市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达到1145亿元、64亿元,工业应税销售收入突破1500亿元;国药智能医疗康复基地、鱼跃生命科学产业园等一批省级重点项目成功落地,特色产业持续转型;“三区三园”加快建设,集聚态势充分彰显;4家企业上榜江苏民营企业100强,经济实力位列全国工业百强县第19位……丹阳发展的基础愈加坚实。

五年来,市委把改革创新作为破局解困的“总钥匙”,用改革思路突破瓶颈制约,用创新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将风险挑战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机遇和动力,留下了铿锵有力的奔跑足音: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一窗受理”新模式,推进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成立市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中心,探索实施“链长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位列镇江第一,“丹凤朝阳”计划累计引进国家级人才23人……丹阳发展的活力持续迸发。

发展,俨然是丹阳大地的主旋律和最强音。五年来,丹阳人甩脱思想包袱、迎难而上,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激情奔跑、比学赶超,争先进位、重塑荣光。

这五年,我们统筹城乡发展,绘就“水光潋滟晴方好”的靓丽画卷。

五年来,市委坚持绿色发展、提升城乡品质,建设低碳宜居的生态城市,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强化精细管理、涵养城市精神,城市文明指数节节攀升。

镇泰高速丹阳段、S357、S122、北二环下穿立交等骨干道路纵横交错,135条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畅通了城乡动脉;姜家园、城河北路等片区改造,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凤凰山遗址公园、马塘桥体育公园等品质公园开放迎客,八佰伴、吾悦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建成投运,城市功能和形象有了可观可感的提档升级。

沿江“散乱污”企业整治,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强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63”“116”专项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美丽乡村建设等不断擦亮了丹阳的生态底色。五年累计铺设污水管网662公里,建成4个省级美丽乡村、2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环境更靓了、风景更美了,成为丹阳百姓的共识;美丽宜居、美好惬意,成为丹阳城的鲜明标识。

城乡品质提升既要靠“硬投入”来保障,也离不开“软实力”的支撑。五年间,市委带领全市人民以攻坚克难、创则必成的拼搏精神,摘得“全国文明城市”的桂冠;积极推进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市、区)建设,潜移默化提升市民素养,做好长效管理文章……一个更加靓丽、更加精致、更加文明的丹阳,焕发出了全新的生机活力。

这五年,我们践行宗旨使命,办好“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生实事。

五年来,市委把群众期盼作为不懈追求,牢固树立民生优先理念,厚植为民情怀,扎实办好民生实事,以更有温度的发展把群众对美好的生活向往变为现实。

“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是这五年的发展主题与奋斗目标。五年间,全市累计实施民生实事项目211个,总投资285亿元,涉及教育、卫生、交通、环境等方方面面,下大力气补短板、强弱项。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市委带领全市上下深入推动精准扶贫,变“输血”为“造血”,全市77个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3144户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动富民增收;强化就业创业,累计3.9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网,社会保险覆盖率98.5%;新(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6所,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均衡;新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个,优质医疗资源加快普及……丹阳人洋溢在脸上的笑容更深了,流淌在心底的满足感更浓了,全面小康的成色更足更亮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身处百年一遇、梦想交汇的接力区,过往五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但五年间合力同心、负重奔跑、笃定前行的坚实足迹必然在丹阳的史册中留下不一样的印记。

展望未来,丹阳将肩负使命,锚定更高目标,汇聚更大合力,以更加扎实的脚步,续写更加精彩的发展篇章!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