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丹阳过大年、赈济丹阳留名篇、往来丹阳十七次……

核心提示: 苏轼一生与丹阳有着不解之缘,他从1071年11月第一次途经丹阳起,到1101年6月最后一次经过丹阳前往人生终点站常州,30年间先后往来丹阳达17次。

舟行丹阳过大年、赈济丹阳留名篇、往来丹阳十七次……

苏轼与丹阳的不解之缘

蒋国清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巨匠,他跻身于唐宋八大家之列,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书、画、散文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成就。苏轼一生与丹阳有着不解之缘,他从1071年11月第一次途经丹阳起,到1101年6月最后一次经过丹阳前往人生终点站常州,30年间先后往来丹阳达17次。其间,他曾舟行丹阳过大年,在丹阳赈灾并留下千古名篇《行香子·丹阳寄述古》。他一生还交往了多位丹阳籍挚友及苏姓宗亲,其中包括丹阳乡贤宰相苏颂与王存,副宰相翟汝文,著名诗人苏坚、苏庠父子,著名画家蔡肇及苏颂之子苏嘉等。他与这些丹阳好友交游往来,留下的诗、词、书信、碑帖和公文多达上百篇。

舟行丹阳过大年

熙宁六年(1073年)十一月,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奉命来到常州、润州(今镇江)一带赈灾,于除夕夜系舟常州城外,为不惊扰地方官吏,宿于舟中,彻夜守岁的苏轼写有《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熙宁七年(1074年)大年初一一大早,苏轼离开常州进入丹阳境内。一路上,翻越吕城闸,过萧梁河陵口,入云阳驿……大年初一冬日暖阳下的丹阳运河两岸,已露出春天的景象。想到明日是立春,心情好转的苏轼在船上给同事鲁元翰写下了诗作《元日过丹阳明日立春寄鲁元翰》:

堆盘红缕细茵陈,巧与椒花两斗新。竹马异时宁信老,土牛明日莫辞春。

西湖弄水犹应早,北寺观灯欲及辰。白发苍颜谁肯记,晓来频嚏为何人。

这是一首饶有情趣的诗,前四句描写自己大年初一在丹阳所见之景,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江南早春画卷,极富乡野气息。后四句则是想象杭州的情景,最后两句更展示出苏轼特有的幽默,他先是自嘲已苍颜白发,心想:“恐怕没人肯想起我吧!但是呢,今早起来我忽然打了个喷嚏,是不是鲁兄在想我了?”

赈济丹阳留名篇

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在丹阳过完大年后,前往润州金山送别一路同行的姻亲柳子玉。二月,由润州南下宜兴视察,途中在丹阳赈灾停留。当时丹阳正值梅花似雪的季节,睹物思人,苏轼在这里创作了诗词名篇《行香子·丹阳寄述古》: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这是苏轼酬赠词中的千古佳作,词中“述古”说的是时任杭州知州陈襄(字述古),苏轼的至交诗友,他们都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排斥而外任地方官。前半段,以追念两人去年同游杭州西湖时的难忘情景开始,最后连用三景,回味无穷。后半段,苏轼先述说自己出差在外的情景,进而表现其思念之情。结尾处“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则是与陈襄的友情相约。忆人与忆景融汇为一,诗意盎然,含蓄蕴藉,情深意切,也反映出苏轼的幽默,诙谐和雅趣。

往来丹阳十七次

从苏轼36岁第一次途经丹阳起,到他66岁去世前最后一次经过丹阳前往人生终点站常州,30年间曾先后往来丹阳达17次。

第一次:熙宁四年(1071年)七月,36岁的苏轼从汴京赴任杭州通判,乘船沿运河南行。约十一月十八日首次途经丹阳。

第二次:熙宁六年(1073年)十一月,苏轼以转运司檄赴常、润道中赈灾。熙宁七年(1074年)正月初一经过丹阳,写下诗作《元日过丹阳明日立春寄鲁元翰》。

第三次:熙宁七年(1074年)二月,由润州前往宜兴视察,途中在丹阳赈灾停留,并作词《行香子·丹阳寄述古》。

第四次:熙宁七年(1074年)二月下旬,由宜兴返回润州,途经丹阳。

第五次:熙宁七年(1074年)四月下旬,在润州赈灾毕,再过丹阳回杭州。

第六次:熙宁七年(1074年)十月,苏轼杭州通判任满,过丹阳北上升任密州知州。

第七次:元丰二年(1079年)由徐州赴湖州任,四月上旬途经丹阳。

第八次:到湖州三个多月后,发生著名的“乌台诗案”,约于八月上旬途经丹阳北上赴诏狱。

第九次: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离开黄州赴汝州就任团练副使。后迁常州团练副使。过金陵与王安石晤谈,九月中旬过丹阳赴宜兴。

第十次:元丰七年(1084年)十月中旬,离开常州过丹阳北上,十月十九日于扬州拟《乞常州居住表》。

第十一次:元丰八年(1085年)三月五日神宗卒,五月六日于南都(今商丘)舟行,五月二十一日过丹阳前往常州。

第十二次:元丰八年(1085年)七月下旬,离开常州过丹阳赴登州上任。

第十三次:元祐四年(1089年),朝廷党争激烈,苏轼三上奏章,乞越得杭。六月中旬过丹阳南下杭州。

第十四次:元祐六年(1091)七月,离开杭州过丹阳,以龙图阁学士知颍州。

第十五次:元祐七年(1092年)8月被朝廷召回以兵部尚书召兼侍读,赴任前,八月底从扬州南下,过丹阳前往常州会见好友。

第十六次:同年九月初,离开常州过丹阳北上赴汴京朝廷任职。

第十七次:靖国元年(1101年),苏轼结束海南流放生涯,六月十五日,过丹阳至常州。七月二十八日,一代文豪苏轼仙逝。

结交丹阳众好友

苏轼一生,经历很多患难,也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患难之友。这其中,就包括多位丹阳籍的好友,特别是苏轼与丹阳苏氏苏颂、苏嘉、苏坚、苏庠一门三代四个人共结情缘,堪称文坛佳话。

苏颂:字子容,北宋中期宰相,天文学家、药物学家,原籍泉州,青少年时落籍丹阳,遂为丹阳人。其子苏京曾任丹阳知县,苏颂退休后被苏京接回丹阳,住在为其专门建造的“寿堂”(又名相公堂)安度晚年。南宋初,苏颂被列为丹阳三位杰出乡贤之一,祭祀在丹阳夫子庙旁的“三贤堂”中。苏颂与苏轼的交往始于嘉祐五年(1060年),两家同住汴京西岗,他们认同宗,叙家谱,开始了亲情往来。他们除了是同宗外,还同过事,同一个恩师,政治立场也大致相同,先后入同一个监狱,最后又在同一年去世。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五月二十日,苏颂病逝于润州,当时苏轼刚从海南北返,一路劳顿加病痛,已卧病不起,但他仍亲写祭文《荐苏子容公德疏》,从中可看到两人情谊之深厚。

苏嘉:字景谟。苏颂次子。元丰中(1081年)任杭州富阳知县,该县为大县,历来难以治理。苏嘉上任后,“究心民事,辨滞诉数十,遂以大治”。这事被曾任职杭州的苏轼知道后,大为赞许,评价其为:“闻富阳之政,虽古循吏无以过”。苏轼与苏嘉书信往来甚多,关系密切,以至于后来苏嘉也被列入元祐党籍。

苏坚:字伯固,号后湖居士,原籍泉州,与苏颂是同族叔侄关系,父辈起移居丹阳西门外练湖,遂为丹阳人。苏轼与苏坚交往颇密,苏坚尊苏轼为宗兄。他们从元祐初相识开始,至建中靖国元年苏轼去世为止,苏坚一直追随着苏轼。两人常以诗酒唱和方式,互坦心胸,互诉衷肠,互相激励。苏轼在《归朝欢》一词中,深情勉励和盛赞苏坚文才能“继灵均(屈原)、比梦得(刘禹锡)”。苏坚为了大力协助苏轼治理西湖,曾在杭州三年未归家,这进一步加深了他们之间的友谊。绍圣元年(1094年)七月,他们又在九江见面,并作诗相赠。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宋徽宗上台,朝廷大赦,特别恩准苏轼北归,苏坚专程前往韶州南华寺等候迎接,并一路陪伴。可以说,苏坚是苏轼一位真正的患难挚友。

苏庠:苏坚长子,字养直,号后湖病民,丹阳人。宋代杰出词人,宋代丹阳三位杰出乡贤之一。由于家学渊源,少时即工于诗,苏坚督开西湖时,随父居于杭州。一日,苏轼赠送一个端石砚给他,并作铭引:“苏坚伯固之子庠,字养直,妙龄而有异材……”。建中靖国元年正月,苏庠随其父迎苏轼于韶州。三月二日在虔州(今江西赣州)时,苏轼还亲自题写苏庠本人所作《清江曲》送他,并高度评价苏庠的诗作才情。由此,苏庠名声大振,有评论家甚至比之为李白。

王存:字正仲,丹阳人,北宋名臣,元祐初年任宰相。王存家在丹阳练湖畔,曾有诗作《过丹阳旧居》。苏轼与王存的仕宦经历多有交集,两人的政治立场、政策取向也大致相同。熙宁七年(1074年)十月,苏轼途经润州时与正在家中守孝的王存相会,两人同游多景楼,苏轼所作《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的词序中提到的王正仲,即王存。元祐六年(1091年)四月,苏轼从杭州任上被召回朝廷,赴京途中过扬州,时任扬州知府王存设宴,苏轼写下了《临江仙·夜到扬州席上作》,表达了对好友王存的夸赞和情感。苏轼留下的与王存有关的诗文有:诗1首,词1首,书信3封,上状及公文12篇。

蔡肇:字天启,丹阳人,北宋著名画家,能画山水人物木石,善诗文,著有《丹阳集》,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蔡肇是苏轼的学生,一开始他师从王安石,受到器重。后又师从苏轼游学,声誉益显。元丰初年,他曾与苏轼、米芾、王诜、李公麟、黄庭坚、秦观、晁无咎等十六位文坛大咖集会在京城西园,史称“西园雅集”,传为文坛之盛事,可媲美晋代王羲之“兰亭集会”。

翟汝文:字公巽,丹阳人,绍兴年间任参知政事(副宰相)。翟汝文自幼聪慧好学,随父习诵汉、宋儒学。少年时代,以“风度翘楚,好古博雅”闻名。他精于书画,尤擅篆、籀。传世作品有行楷《书札》《宣抚帖》等。元符元年(1098年),22岁的翟汝文考中进士。性至孝的翟汝文以“亲老”为由,在丹阳侍奉双亲整整十年后,方出仕为官。因为他与苏轼、黄庭坚是好友,其书法在一定程度上受苏、黄的影响,形成了自己沉着、苍劲、豪放的艺术风格。后来,因为有人说他“从苏轼、黄庭坚游,不可当赞书之任”,与苏轼是一伙,从而被赶出京城,曾先后外放襄州、济州、唐州任知州。

仿苏高手出自丹阳

高述:字季明,丹阳人。宋代绍兴年间书画家。哲宗元祐三年进士,官临海令。有《图绘宝鉴》《山谷集》《书史会要》等传世。高述是苏轼的代笔人,模仿水平极高,他仿制苏轼的书法及竹石画十分逼真,时人评价:“或能乱真,遇至鉴,则亦败矣”。清代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一文中说:“古书名家,皆有代笔,苏子瞻代笔,丹阳人高述。”

苏轼《渡海帖》,也称《致梦得秘校尺牍》《安陆张梦得简》。该帖现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四家小品》卷之一,被誉为苏东坡书法代表作之一。但考证文献,此件实乃高述托名苏轼之作。黄庭坚在《跋伪作东坡书简》中曾评论此帖:“似是丹阳高述伪作,盖依傍糟山芋帖为之,然语意笔法皆不升东坡之堂也。高述、潘岐皆能赝作东坡书,余初犹恐梦得简是真迹……”

斗转星移,苏轼往来丹阳距今已近千年,当年遗迹已湮灭难寻,但他留在丹阳运河沿线的文化乡愁印记却永久存在,这些印记是丹阳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资源,值得我们深入挖掘、保护和传承。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